一,、赤蘚糖醇致癌是真的嗎
阿斯巴甜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歸為2B類致癌物,,和手機輻射、咖啡等被列入統(tǒng)一類別,,因此很多朋友也擔心其他甜味劑會致癌,,有人聽說赤蘚糖醇致癌,這是真的嗎,?
赤蘚糖醇在自然界廣泛存在,,但是含量極低,目前通過采用小麥,、玉米等淀粉經微生物發(fā)酵技術而大量生產,,它的安全性非常高,大量的動物和臨床實驗已經證明赤蘚糖醇安全無毒,,無致畸毒性,,不引起染色體變異,不影響生殖和發(fā)育,,不致癌變,,也不刺激腫瘤生長。
據了解,,在數(shù)量繁多的甜味劑中,,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至今只將阿斯巴甜和糖精列入致癌物名錄,而且糖精已經移除該目錄了,??偟膩碚f,在國家法律法規(guī)監(jiān)管和安全標準規(guī)定下,,赤蘚糖醇作為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和安全性是有保證的,。
二、赤蘚糖醇增加血栓風險是真的嗎
赤蘚糖醇作為天然來源的健康甜味劑被人們所熟知,,然而,,2023年2月27日,英國權威期刊《自然》子刊《自然·醫(yī)學》發(fā)表了一篇由美國知名醫(yī)學研究機構克里夫蘭醫(yī)學中心,,負責的研究,,表示常用的人工甜味劑赤蘚糖醇可能會加速血栓形成,增加中風和心臟病發(fā)作的風險,,這是真的嗎,?
據了解,,這篇文章發(fā)布近一周余,,陸續(xù)有利益相關方對此提出了質疑,指出該研究有局限性,,安撫消費者完全不必恐慌,。理由是:只是前瞻性研究,,只涉及相關性,并非因果關系,;研究對象主要來自本身就存在較高心血管風險的中老年人群,,并不具備普適性;8名志愿者試驗中,,一天30克的赤蘚糖醇攝入量,,在亞洲人的生活中,很難通過進食含有赤蘚糖醇的餅干,、咖啡方糖等加工食品吃進這么多,。“如果不是單次吃超大量的食品,,很難達到研究中的攝入量”,。志愿者試驗中,雖然血漿赤蘚糖醇水平驟升,,但不會長時間持續(xù)高位,,第二天就會明顯下降,并在7天內恢復至正常水平……
整體來說,,這篇“研究”總體設計是比較嚴謹?shù)?,討論也較為深入,不過,,該研究團隊在隊列研究部分,,確實沒有對飲食史做詳細收集,而血液循環(huán)中赤蘚糖醇的量確實包括了天然食物來源和通過食品添加劑形式的外源攝入,,因此,,缺乏了飲食史,確實不能將血液赤蘚糖醇直接等同于外源攝入量,。
總的來說,,研究提出的可能性是否可以定論為因果關系,還是需要更多高質量人類研究來探討證實,,目前還不能定論,。
三、赤蘚糖醇的食用安全性如何
1999年6月,,世界糧農組織 (FAO)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設立的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對食品添加劑進行安全性評估的機構)批準將赤蘚糖醇作為食用甜味劑,且無需規(guī)定每日可接受攝入量(簡稱ADI,,指一個人一生中每天可以安全食用的這種物質的量),。
1997年,赤蘚糖醇獲美國FDA安全食品配料GRA認證,,在美國含有赤蘚糖醇的食品包裝上均允許標注“有益于牙齒健康”的標識,。
2001年后,,美國FDA逐漸批準將赤蘚糖醇用于各種食品中,作為甜味劑,、穩(wěn)定劑和增稠劑,,如面包店餡料、蛋糕和餅干,、冷凍乳制品甜點,、布丁、酸奶,、口香糖,、糖果以及低熱量飲料。
2003年,,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批準赤蘚糖醇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是安全的,,幾年后容許將赤蘚糖醇用于所有食品。
我國國標《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有關赤蘚糖醇的使用,,并未像對諸如阿斯巴甜、安賽蜜,、甜菊糖苷等甜味劑那樣,,對最大使用量做詳細注釋,而是簡單一句話:“可在各類食品中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
目前,,赤蘚糖醇已通過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歐盟食品科學委員會,、澳大利亞新西蘭食品標準局等國際權威組織和多國監(jiān)管部門的安全性評估,可作為食品添加劑應用于生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