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斯越橘(學名:Vaccinium uliginosum L.)是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多年生落葉灌木落葉灌木,,高可達1米;多分枝,。莖短而細瘦,,老枝無毛。
葉多數(shù),,散生,,葉片紙質(zhì),倒卵形,,橢圓形至長圓形,,表面近于無毛,背面微被柔毛,,中脈,、側(cè)脈和網(wǎng)脈均纖細,葉柄短,,被微毛,。
花下垂,著生于生枝頂葉腋;花梗頂端與萼筒之間無關(guān)節(jié),,下部有小苞片,,小苞片著生處有關(guān)節(jié);萼筒無毛,,萼齒三角狀卵形,,花冠綠白色,寬壇狀,,花絲無毛,漿果近球形或橢圓形,,成熟時藍紫色,,被白粉。6月開花,,7-8月結(jié)果,。
亞洲分布朝鮮、日本,、前蘇聯(lián),,歐洲南、北均有,,北美洲分布于東北至西北,;中國大興安嶺北部(黑龍江、內(nèi)蒙古),、吉林長白山,。生于海拔900-2300米的山坡落葉松林下、林緣,,高山草原,,沼澤濕地;也生長在針葉林,,泥炭沼澤,,亞高山苔原和牧場,篤斯越橘也是石南灌叢的重要成分,。
篤斯越橘果實較大,,酸甜,味佳,,可用以釀酒及制果醬,,也可制成飲料等。
亞洲分布朝鮮,、日本,、前蘇聯(lián),歐洲南、北均有,,北美洲分布于東北至西北,;中國大興安嶺北部(黑龍江、內(nèi)蒙古),、吉林長白山,。
篤斯越橘在中國主要分布于大小興安嶺,其中大興安嶺產(chǎn)量占中國的90%,,是中國最大主產(chǎn)區(qū),。
大興安嶺由于永凍層和季節(jié)性凍土層的存在,形成了大面積的高山濕地,,濕地周邊的酸性土壤濕潤度適中,、分布大量的野生篤斯越橘,以西林吉,、圖強,、阿木爾、呼中,、塔河,、新林等林業(yè)局較為集中,大興安嶺東南部各局分布較少,。
落葉灌木,,高0.5-1米(生于高山者植株高僅10-15厘米);多分枝,。莖短而細瘦,,幼枝有微柔毛,老枝無毛,。
葉多數(shù),,散生,葉片紙質(zhì),,倒卵形,,橢圓形至長圓形,長1-2.8厘米,,寬0.6-1.5厘米,,頂端圓形,有時微凹,,基部寬楔形或楔形,,全緣,表面近于無毛,,背面微被柔毛,,中脈、側(cè)脈和網(wǎng)脈均纖細,在表面平坦,,在背面突起,;葉柄短,長1-2毫米,,被微毛,。
花下垂,1-3朵著生于生枝頂葉腋,;花梗0.5-1厘米,,頂端與萼筒之間無關(guān)節(jié),下部有2小苞片,,小苞片著生處有關(guān)節(jié),;萼筒無毛,萼齒4-5,,三角狀卵形,長約1毫米,;花冠綠白色,,寬壇狀,長約5毫米,,4-5淺裂,;雄蕊10,比花冠略短,,花絲無毛,,藥室背部有2距。
漿果近球形或橢圓形,,直徑約1厘米,,成熟時藍紫色,被白粉,。
篤斯越橘生于海拔900-2300米的山坡落葉松林下,、林緣,高山草原,,沼澤濕地,;也生長在針葉林,泥炭沼澤,,亞高山苔原和牧場,,篤斯越橘也是石南灌叢的重要成分。喜光樹種,,以腐殖質(zhì)豐富的強酸土壤生長為宜,,pH值在4.3-4.8范圍內(nèi)。
篤斯越橘植株3年生枝就可以開花結(jié)實,3-5年為結(jié)果期,,6-8年為盛果期,,8年以上進入衰退期。豐年間隔期通常為2年左右,。在大興安嶺花期為5月下旬至6月初(5月27日-6月6日),,果實在7月中旬成熟,8月中旬后脫落,,9月下旬開始落葉,,落葉后進入休眠期,至次年4月結(jié)束,。
在中國篤斯越橘是鄂溫克族人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食用的野生植物,,而且他們還常在食用面食時佐以篤斯熬制成的果醬,而鄂倫春族傳統(tǒng)醫(yī)學也將篤斯越橘作為常用植物藥使用,。
篤斯越橘果實富含維生素C,、E、P,、B6、A等,,同時含有多種氨基酸,、蛋白質(zhì)、抗衰老因子SOD等人體不可缺少多種營養(yǎng)成分,,保健作用極大,,故國際市場上其速凍產(chǎn)品售價很高。同時,,它也是果酒,、果汁、食用色素等產(chǎn)品的原料,。篤斯越橘藥用價值極高,,臨床用于治療貧血,、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盆腔炎,、尿路感染等,。
篤斯越橘野生果實在小興安嶺地區(qū)大多于8月末至9月初成熟,,根據(jù)果實成熟情況,及時采集,。
果實采集后放置潔凈容器中3天,,待果實完全自行軟化后再使用物理方法破碎成熟果實,破碎后的果實使用鋼制細網(wǎng)紗過濾器初步過濾去除果漿及水分,。之后將剩余殘渣部分使用容器進行反復漂洗去除果肉,。
果皮和其他雜質(zhì),收集沉淀于容器底部的果實種子,。將剩余種子做除水處理,攤開后放置于陰涼處完全陰干,,收集陰干的種子,,密封于密閉容器中2-4℃保存。每300千克鮮果實可制備出1千克左右的種子,,種子千粒重約為400毫克,。
使用1×10-3 克/毫升的赤霉素溶液浸泡濕潤的種子12小時以上;使用0.3%高錳酸鉀浸泡消毒河沙6小時以上,。將完全浸泡后的種子與消毒后的濕河沙按照1:5的比例均勻混拌,,之后置于16℃的暖房中,期間定期對種-沙混合物噴灑水分保持其保持濕潤,,并定期翻動種沙混合物,,當種子裂嘴率達到30%時即可播種,。
使用1×10-3 克/毫升的赤霉素溶液浸泡濕潤的種子12小時以上,;使用0.3%高錳酸鉀浸泡消毒河沙6小時以上。將完全浸泡后的種子與消毒后的濕河沙按照1:5的比例均勻混拌,,之后保存于-20℃冷凍室中,。
次年春季取出,催芽處理之后即可播種,。
篤斯越橘對土壤酸度要求嚴格,,最適宜的pH值是4.3-4.8,故選土盡量在pH值4-5.5范圍內(nèi),。土壤結(jié)構(gòu)的選擇也很重要,。砂土有機質(zhì)含量低、保水力差,,在干旱季節(jié),,株體未達到成年就開始衰老,結(jié)果量很少,。
黏重土壤通氣差,,氧含量低,,造成根系無氧呼吸以至中毒。不論砂土或黏土,,如有機質(zhì)含量豐富,,可通過改良土壤結(jié)構(gòu)加以利用。
建園時先修條式臺田,,人工造成微域高地,,相對降低地下水位,使植物根系處于不淹水而又水分充足,、通氣良好部位,。
插穗:選擇粗度0.5厘米帶有飽滿芽的健壯休眠枝進行插穗,剪插條過程中需要剪掉影響生根和生長的花芽,,插條應及時使用,,如果不能及時扦插應將其保存于潮濕塑料袋貯藏于2-4℃條件中。
激素與生根率:篤斯越橘硬枝插穗經(jīng)激素處理后,,生根率明顯提高,,以經(jīng)吲哚丁酸(IBA)和ABT生根粉處理的插穗生根率為最高。
基質(zhì)與生根率:扦插基質(zhì)不同會顯著影響篤斯越橘插穗的生根率,,其中苔蘚基質(zhì)的插穗生根率最高,。苔蘚蓄水和通氣性均良好,其pH值偏低(5.0-5.5),。
黑尖期(黑點期)是指新梢生長點變黑,、停止生長、頂芽敗育,,休眠約7天,,然后開始二次生長。此期采穗扦插生根率高,,而且不易形成花芽,。有花芽苗木第二年生長慢。
篤斯越橘生長過程喜好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因此根據(jù)其生長生活習性,在栽植2年,,待其形成花芽,,應及時將其花芽疏散,以便促進其根系生長發(fā)育,,進而使樹冠生長繁盛,,增加樹枝生長量,以便為果實生長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
篤斯越橘生長3年后需要每年對其進行至少3次的修剪工作,。
第一次修剪時間為防寒解凍之后,,剪去樹枝頂端干枯部分和基部過密及病蟲害樹枝,每株叢保留8個二年生樹枝,;第2次修剪時間為5月中旬,,剪除底部距地面30厘米以內(nèi)的側(cè)枝,待篤斯越橘樹枝開花結(jié)果后及時進行疏花疏果,,以便促進其生長發(fā)育增加果實產(chǎn)量和提高果實的質(zhì)量,;第3次修剪時間為采摘果實后,剪除結(jié)果后的干枯枝條,,每株叢只保留10個壯枝,。
樹體注意淺耕。原因是篤斯越橘根系淺,,如深耕會傷根,,降低根系總體吸收水分、養(yǎng)分能力,,影響生長發(fā)育,。
越橘園要求選有機質(zhì)豐富、濕度大,、通氣良好的土地,。如土壤條件稍差,可通過覆蓋來增加土壤濕度,、穩(wěn)定土壤溫度,、減少雜草,增加生長量和結(jié)果量,。鋸屑,、泥炭覆蓋效果比樹葉、干草效果好,。
覆蓋后注意防火和鼠害,。并同時增施氮肥,,因微生物分解覆蓋物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過程中,,與篤斯越橘競爭氮素。
篤斯越橘的根系分布較淺,,因此對土肥水的要求比較嚴格,。篤斯越橘最適合的生長環(huán)境條件為土質(zhì)疏松、透氣性良好,。種植使用的土壤需要清耕,,清耕不僅可以疏松土質(zhì),還可以有效控制雜草,,防止雜草和樹苗之間的肥水競爭,。
篤斯越橘在生長過程中需要進行測土配方施肥,,一般可以在3年左右對其生長環(huán)境的土壤和自身的葉片進行影響情況的分析,進而確定施肥量以保證篤斯越橘能夠正常生長發(fā)育,。
篤斯越橘為典型的嫌鈣,、寡營養(yǎng)植物,因此在其生長過程中應避免鈣肥的傷害,。篤斯越橘生長過程中使用的肥料以硫酸銨,、酸性硫酸鉀等酸性無機肥為主,一般分為兩次施用,,第1次在開花后,,第2次在果實發(fā)育及新梢生長旺盛時期。
中國東北地區(qū)的篤斯越橘資源正在萎縮,,原因是由于當?shù)厝说倪^度開采,,不過一些地區(qū)政府已著手保護篤斯越橘資源。
中國黑龍江省伊春市已于2008年頒布政府令保護篤斯越橘資源,,并將每年8月2日-8日定為“小興安嶺篤斯越橘節(jié)”,,而大興安嶺地區(qū)行政公署所在地——黑龍江加格達奇也在2009年8月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藍莓節(jié)暨山特產(chǎn)品交易會。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出產(chǎn)的篤斯越橘被譽為“中國北極藍莓”,,于2009年5月4日正式獲得中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chǎn)品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