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梗落葵
又稱重慶木耳,。植株纏繞蔓生,蔓長3~4米,。莖圓,,肉質(zhì)綠色。葉互生,,闊卵圓形,,先端稍尖,較小,,長16厘米,,寬14厘米,葉柄長3厘米,,葉肉厚,,綠色或深綠色,有光澤,,全緣?;ㄐ?,腋生,穗狀花白或淺紫色,,開花后花被增大,,著生眾生的果實。果初期綠色,,老熟后呈紫紅色,,卵圓形,內(nèi)著生一粒紫黑色種子,。莖葉柔嫩,,品質(zhì)好。耐熱,,耐濕,,耐瘠薄,一般每667平方米產(chǎn)1500~2000千克,。
2,、大葉落葵
植株高大,。莖蔓長2米以上,粗3~5厘米,,橫斷面呈三角形或扁圓形,,棱較明顯,莖蔓綠色,。葉片深綠色,,心臟形,全緣,,較闊大,,葉長19.5厘米,寬16.5厘米,,葉柄長約3.5厘米,,葉厚,平均葉重19.2克,。葉互生,。夏秋之時從葉腋抽生花梗,梗端著生小穗狀花序,,花后結(jié)小圓形果實,,先綠后變紫黑色,群聚而生,,結(jié)實累累,。耐熱性強,35℃高溫仍能正常生長,。耐旱,、耐瘠薄土壤,病蟲害少,。收獲季節(jié)長,。每667平方米產(chǎn)2000~3000千克。葉片鮮嫩可炒食或作湯,,清香可口,,柔嫩軟滑,品質(zhì)佳,。
3,、日本落葵
也稱日本紫梗落葵。莖粗,,呈三棱形,,紫色,無纏繞性,。葉片綠色或紫色,,卵圓形互生,。花為白色或紅紫色,。
4,、紅梗落葵
莖紫紅色或莖、葉均為紫紅色,,葉片廣卵形或近圓形,,長寬幾相等,基部心形或近心形,;花淡紅色,。各地栽培的品種區(qū)別不大。
落葵原產(chǎn)于中國和印度,,中國南北各地多有種植,,南方有逸為野生的。
落葵為一年生纏繞草本,。
莖:落葵莖長可達數(shù)米,,無毛,肉質(zhì),,綠色或略帶紫紅色,。
葉:落葵葉片為卵形或近圓形,長3~9厘米,,寬2~8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微心形或圓形,,下延成柄,,全緣,背面葉脈微凸起,;葉柄長1~3厘米,上有凹槽,。
花:落葵為穗狀花序腋生,,長3~15(~20)厘米;苞片極小,,早落,;小苞片2,萼狀,,長圓形,,宿存;花被片淡紅色或淡紫色,,卵狀長圓形,,全緣,,頂端鈍圓,內(nèi)摺,,下部白色,,連合成筒;雄蕊著生花被筒口,,花絲短,,基部扁寬,白色,,花藥淡黃色,;柱頭橢圓形。果實球形,,直徑5~6毫米,,紅色至深紅色或黑色,多汁液,,外包宿存小苞片及花被,。花期5~9月,,果期7~10月,。
落葵生長于海拔2000米以下地區(qū)。喜溫暖氣候,,耐熱及耐濕性較強,,高溫季節(jié)生長良好,即使在高溫35℃以上,,只要不缺水分,,仍可繼續(xù)生長。但不耐寒,,遇霜即枯死,。生長適溫為25~30℃。對土壤要求不高,,但以肥沃疏松的砂壤土為好,,pH4.7~7左右。
1,、適期播種
落葵一般在氣溫20℃以上時,,就可播種栽培。以采收嫩莖葉為主的落葵,,在播后50天左右就進入采收期,。黑龍江省南部地區(qū)一般在5月份播種,6月末就可采收。
2,、整地施肥
播種前先整地施肥,,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優(yōu)質(zhì)粗肥5000千克左右,普撒后耕翻做畦,,畦寬1~1.2米,。在春季播種時,為了提高地溫,,還可在播前1周覆膜烤地,。當?shù)販胤€(wěn)定在15℃以上時,才可播種,。
3,、浸種催芽
由于落葵的種殼厚而且堅硬,播種前應(yīng)先浸種催芽,??捎?/span>50℃水攪拌浸種30分鐘,然后在28~30℃的溫水里浸泡4~6小時,,搓洗干凈后在30℃條件下保濕催芽,。當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每667平方米用種量5~6千克,。
4、播種技法
條播:如果采用條播法播種,,可先在畦內(nèi)開溝,,溝深2~3厘米,溝寬10~15厘米,,溝距20厘米,,按溝條播。播種后,,將畦摟平,,稍作鎮(zhèn)壓后,按畦澆水,,以水能洇濕畦面為度,。
撒播:如果撒播,可先按畦澆足底水,,在水滲下后再撒0.5厘米厚的細土,隨后播種,,播種后再覆蓋1.5~2厘米厚的細土,,然后覆蓋塑料膜保溫保濕。一般經(jīng)3~5天,即可出苗,。
5,、苗期管護
出苗后,要及時松土和間苗(間下來的幼苗可以移栽,,也可食用),,干旱時適量澆水。至4葉期,,即可定苗或定植,,穴行距15~20厘米,每穴栽2~3株,。落葵也可直接用種子條播,,行距20厘米,在4葉期定苗,。早春,、晚秋氣溫偏低,出苗慢,,用大棚或小拱棚覆蓋栽培的播種后出苗前一般不通風,。若溫度低,夜間在小棚內(nèi)加蓋草簾,,提高棚內(nèi)溫度,,出苗后,保持床土濕潤,,白天溫度20℃以上,,夜間不低于15℃。當幼苗長到3片真葉,,高8~10厘米時即可定植,。
6、田間管理
定植緩苗后,,則應(yīng)追肥澆水,,隨水667平方米施用尿素10千克、復合肥5千克,。下雨后要及時排水,,夏季熱雨過后應(yīng)及時澆灌井水為宜。菜畦內(nèi)要始終保持土壤濕潤,,采收前兩周追1次肥,,以后則每采收1次追1次肥水,同時還要及時清除雜草,。對于蔓生攀緣品種,,在緩苗后即可澆水插架,引蔓上架。對于不留種的落葵植株,,應(yīng)及時摘掉花莖,,以促進莖葉生長,提高產(chǎn)量,。
7,、適時采收
落葵的采收,一般在株高20~25厘米時采收嫩莖葉,,只留莖基部3片葉,,以促腋芽發(fā)新梢。采摘嫩莖葉,,應(yīng)選擇無露珠時進行,,陰雨天還可提前采摘:對于枝葉密集,有郁蔽現(xiàn)象的枝蔓,,可從莖基部掰下,,以達到疏枝通風和透光的目的。在氣溫高于25℃的條件下,,一般每隔10~15天采收1次,,或者每次都采大留小,實施連續(xù)采收,。落葵嫩莖葉,,一般每667平方米可達2000~3000千克。
1,、病害
①落葵紫斑病
危害癥狀:落葵紫斑?。ㄓ址Q蛇眼病),。落葵紫斑病危害葉片,。病葉邊緣有紫色的圓形黃褐斑,病斑申間凹陷質(zhì)薄,,易穿孔,,似蛇的眼睛,嚴重時紫斑布滿葉片,。
防治措施: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防漬排澇;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噴施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800倍液,;為提高植株抗病性,可增施磷,、鉀肥,。
②落葵灰霉病
危害癥狀:落葵灰霉病危害葉片和莖,。病葉有水浸斑,逐漸發(fā)展而使葉片萎蔫腐爛,,并生有灰霉。莖部染病,,則有水漬狀淺綠斑,,病莖易折倒腐爛,并生有灰霉,。
防治措施:加強田間管理,,多施優(yōu)質(zhì)粗肥,加強中耕松土,,扣地膜或支小拱棚,,加強保溫,預防高濕,。在發(fā)病初期,,在棚室內(nèi)可噴施5%百菌清粉塵劑,或者噴施5%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200~1400倍液,。
2,、蟲害
①防治蚜蟲
可掛銀灰塑料膜驅(qū)蚜,或采用樂果噴霧,,也可用涂機油的黃色藥板誘殺,。
②防治蠐螬
應(yīng)深翻土地,以減少越冬蟲量,,同時,,還必須施腐熟粗肥。對小面積發(fā)生的蠐螬,,可用手鋤摳出萎蔫株苗下面的蠐螬,。
1、醫(yī)用價值
據(jù)漢末梁弘景《名醫(yī)別錄》記載落葵是一種中草藥,,它的入藥部分主要是葉子或全草,。落葵的味甘、酸,、性寒,。它的功能有清熱,滑腸,,涼血,,解毒,主治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澀,,痢疾,,便血等癥。
2,、食用價值
由于落葵的葉子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鈣,、鐵,因此是很多地方餐桌上的美味,。
3,、觀賞價值
落葵進行籬笆式栽培,具有綠化的效果,。其花紅,、莖紫、葉碧綠,,是常用的觀賞植物之一,。
落葵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種歷史。其名稱在中國由來已久,,只因這種葵菜“常蔓延于籬落之間”,,以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