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大雜燴是什么菜系
李鴻章大雜燴是徽菜菜系中的一道傳統(tǒng)名菜,,具體屬于徽菜系中的合肥菜。這道菜始創(chuàng)于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與晚清名臣李鴻章有關(guān),。
李鴻章大雜燴做法
食材:雞肉、海參,、魷魚,、腐竹、熟豬肚,、火腿,、蔥段、姜片,、紹酒、精鹽,、味精,、雞精粉、白胡椒粉,、白糖,、蛋清、濕生粉,、雞湯,。
步驟:
1、將主料中的食材均切成5厘米長,、1厘米寬的片,,熟雞肉10克、火腿10克切成絲待用,,鴿蛋入冷水煮熟,,剝殼待用。
2,、將切好的片放入開水中焯水,,撈出瀝干備用,。
3、鍋中加入適量油,,燒熱后加入蔥姜爆香,,再加入主料中的食材煸炒均勻。
4,、加入紹酒,、精鹽、味精,、雞精粉,、白胡椒粉、白糖,、蛋清,、濕生粉和雞湯,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燉煮至入味,。
5,、最后加入切好的熟雞肉絲和火腿絲,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李鴻章大雜燴的由來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李鴻章訪問美國時,在使館宴請賓客,,因中國菜可口,,連吃幾個小時,賓客仍未下席,。
此時,,主菜已用完,廚師只得將做菜剩下的邊角料,,混在一起煮熟,,湊成一道菜。
賓客嘗后連聲叫好,,并問菜名,,李鴻章答:“好吃多吃!”豈料“好吃多吃”與英語雜燴發(fā)音相近,,后來此菜便被命名為“李鴻章雜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