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潮式月餅簡介
潮式月餅又稱朥餅,是廣東潮汕漢族小吃,,亦是中國四大月餅流派之一,,常見的潮式月餅(圓形)的主要特點是皮酥餡細,油不肥舌,,甜不膩口,,其按內(nèi)餡種類可分綠豆、烏豆、水晶,、紫芋等種類,,內(nèi)核則包括蛋黃或海鮮等多種(可無內(nèi)核)。潮式月餅中用料最少,、做工最簡的屬老婆餅,。另有方形潮式月餅稱腐乳餅,其味香咸,,極具特色,,腐乳餅中還有與老婆餅相對應(yīng)的簡易餅種叫老公餅。
另豬油是傳統(tǒng)潮式月餅的主角,,最為傳統(tǒng)的潮式月餅主要有二種:一種拌豬油稱作朥餅,;一種拌花生油稱作清油餅。一般把潮州本上制作的,、具有濃郁潮州鄉(xiāng)土特色的月餅都稱為朥餅,。
二、潮式月餅的特點(重油重糖)
潮式月餅產(chǎn)于廣東潮汕地區(qū),,流傳于閩南一帶,,是酥皮月餅的代表,潮式月餅身較扁,,餅皮潔白,,以酥糖為餡,入口香甜,、脆軟,、肥而不膩而馳名海內(nèi)外,現(xiàn)已成為全國聞名的五種風(fēng)味系列餅食之一,。不同于蘇式月餅,,傳統(tǒng)中講究的“水油立酥皮”的“起酥”工藝就在這里得到體現(xiàn)!百般翻轉(zhuǎn),千番壓疊的外皮入溫油一炸,,層次分明的外觀如牡丹展姿層層綻放,,酥皮一碰即落,入口即化,,酥脆嬌嫩之感不言而喻,。
潮式月餅以重油重糖而聞名,外形近似蘇式,,用料略似廣式,。餡心多采用冬瓜條,配以肥膘丁,、豬油,、芝麻,、蔥油、綠豆,、柑橙,、瓜子仁、桃仁等,,代表品種有老婆月餅,、冬瓜月餅、百果月餅等,,其中以老婆月餅飲譽南北,。其特點是餅皮酥潤,餡心肥軟,,帶有濃郁蔥香味,,具有甜、香,、肥,、厚的特殊風(fēng)味。
三,、潮式月餅的典故(茶食泰斗)
潮汕人以聰明能干,、心靈手巧、善于經(jīng)商而著稱于世,。潮人制作的月餅,,稱為潮式月餅。潮式月餅身較扁,,餅皮潔白,,以酥糖為餡,入口香甜,、脆軟,、肥而不膩而馳名海內(nèi)外,現(xiàn)已成為全國聞名的五種風(fēng)味系列餅食之一(其它是京式月餅,、津式月餅,、蘇式月餅和廣式月餅)。據(jù)有關(guān)資料記載:1949年中秋,,京劇大師梅蘭芳在上海品嘗潮式月餅之后,,贊不絕口,并特書“茶食泰斗”四字回贈,。1982年梅蘭芳之子京劇家梅葆玖在北京品嘗了潮式月餅后,,交口稱贊,并依其父所題的四字再次回贈,,遂成為飲食界的美談趣事,。
四、潮式月餅的做法
用料
主料:面粉900g,;
調(diào)料:色拉油300g,、食鹽適量、白糖50g,、水200g,、紅曲粉適量。
潮式月餅的做法
1,、將水油面,、油酥面,各自調(diào)好醒發(fā)20分鐘,。
水油面:面粉500克,,砂糖50克,色拉油100-150克,,水200克,,紅曲粉適量。
油酥面:面粉400克,,色拉油200克,。
2、分成等量的份:水油面30克,,油酥面15克,,搓圓成團;取一份水油面團,,摁成圓形面皮,,翻過來,放一個油酥面團在中間包好,。收口捏緊,。
3、收口向上,,將面團搟成長條形,,卷起成長卷狀。將所有材料同上操作,,全部卷好后收口朝上,,松馳15分鐘。
4,、然后將面卷豎放,,摁扁,再次搟長成長條形,,卷起,。再次松馳20分鐘,。
5、一個面團,,從中間離開,,不要切開,用力切容易將酥層切亂,。
6,、切面朝下立放,摁扁,,搟成中間厚,,四周薄的圓面皮。
7,、包上豆沙餡20克,,向上頂一下,邊捏邊往上收,,層次就出來了,,這個很重要。收口捏緊后,,收口朝下,,滾圓,整成生坯,。
8,、將所有生坯在烤盤中擺放整齊,烤箱預(yù)熱,,180度,,上下火,中層,,20分鐘,。
9、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