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體黃褐至深褐色,,管狀,膜質,,叢生,,高20~50厘米,直徑2~5毫米,。單條,,部分收縮呈節(jié)。生長在中,、低潮帶巖石上或石沼中,。
植物形態(tài):藻體黃褐色至褐色,單條叢生,,直立,,管狀,高50-100cm,直徑0.1-1cm,,幼時中實,,不久變?yōu)橹锌铡A柱形,,有時稍扁或扭曲,,節(jié)部一般縊縮;但也有平滑無節(jié)的,。藻體頂端尖細或鈍圓,,基部細。體內為髓部和內外皮層所組成,。近體表1-2層細胞小,,排列緊密,含色素體,,向內為皮層細胞,,大而無色,中間髓部細胞無色,,由于逐漸發(fā)生分離,,最后中央變成空腔。藻體成熟時,,多室配子囊分布于體表呈斑塊狀,。藻體固著器盤狀。
產地及產期:生于中低潮帶巖石或水潭里,,系泛溫性海藻,,我國北起遼東半島,南至廣東省海陵島均有分布,。生長盛期4~6月,。
經濟價值:可作食用、藥用或作飼料,。
別稱:萱藻在山東沿海一帶被稱為海麻線,、駱駝毛,大連地區(qū)稱海麻線,,浙江沿海地區(qū)成為海通草,。味道鮮美且價格很高,非常受歡迎,。
萱藻具有褐藻膠,、不溶性膳食纖維、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高的特點,。而且其氨基酸組成平衡,,蛋白質優(yōu)質而美味;不飽和脂肪酸如EPA含量高,。
萱藻的水分含量是8.51%,,萱藻中褐藻膠的含量較高,為16.30%,。褐藻膠有多種生物活性,,如促進排鉛,增強免疫力,,抗腫瘤,,調節(jié)血脂,,促進生長和抗血凝等功能。萱藻可以作為一種新的原料生產褐藻膠,。萱藻中的不溶性膳食纖維含量也相對較高,,其中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含量分別為8.50%,、8.66%、4.42%,。膳食纖維有好的保健功能,,對許多有害物質的吸附和清除能力較強,且不易為結腸微生物降解,,還能促進腸道蠕動,,加速糞便排泄,使吸附的有害物質很快排出體外,。在防治癌腫方面,,水不溶性膳食纖維優(yōu)于水溶性膳食纖維。萱藻的蛋白含量略高于紫菜(19.5%),。
萱藻中纈氨酸的含量最高,,其次為甘氨酸,谷氨酸,,天門冬氨酸,。每克干海藻中氨基酸總量(TAA)為194.15mg,其中必需氨基酸(EAA) 為86.12mg ,, 非必需氨基酸(NEAA) 為108.03mg ,。EAA/TAA 為44.35% , EAA/NEAA 為79.71%,,均分別超過FAO/WHO 標準推薦值40%和60%,。
萱藻中鎂的含量相對較高,低于螺旋藻和龍須菜,,但高于海帶和紫菜,。萱藻中的鈣含量低于紫菜和海帶,但高于螺旋藻及其他海藻,。萱藻中鋅的含量(mg/g)相對較高于海帶,、紫菜和螺旋藻,分別0.0247,,0.0065 和0.0262,。此外,萱藻中不含有重金屬元素Cr 、Cu ,、Pb,,可以放心食用。
萱藻中主要含有飽和脂肪酸(SFA)3 種,,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3 種,。其中,,亞麻酸含量為4.91%,,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達到10.99%。PUFA 具有保持細胞流動性,,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環(huán)等多種功能。特別是EPA 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有重要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