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麻鴨是中國四大名鴨之一,,是微山湖區(qū)長期培育的優(yōu)質畜禽,,小型蛋用麻鴨。
微山麻鴨屬小型蛋用麻鴨,,體型適中,,輕巧靈活,眼大有神。覓食力強,,產蛋率高,,肉蛋品質均好,遺傳性能穩(wěn)定,。微山麻鴨從外型上可分為青麻鴨和紅麻鴨兩種:
青麻鴨:羽毛中有一條黑羽線,,其邊緣為暗褐色,背部羽毛多呈青色,,翼羽帶黑色,。
紅麻鴨:每片羽毛中央有一條黑羽線,其邊緣為紅色,,背羽,、翼羽皆為紅褐色。公鴨頭頸羽毛均呈烏綠色,,發(fā)光亮色澤,,俗稱“亮頭”,少數頸帶白羽圈,。尾部4-6根羽毛上翹,。
微山麻鴨體型小,早熟,,適應性強,,產蛋多,蛋個大,,質量高,,遺傳性能穩(wěn)定,適宜放牧,。凡有湖泊,、河流、坑塘等有放牧條件者,,均可飼養(yǎng),,效益較高。該品種可根據不同的經濟用途,,與其他蛋鴨雜交,,如:金定鴨、紹鴨,、康貝爾鴨等,,可獲得產蛋量高、質量好,、既能放養(yǎng)又能圈養(yǎng)的雜交鴨,。
微山麻鴨的初生體重為48克左右,,70日齡幼羽長齊,公鴨平均體重1.2公斤,,母鴨體重1.1公斤,,120日齡全部換成成年羽,公母鴨體重分別達到1.52公斤和1.61公斤,。微山麻鴨產蛋的開產期為140日齡,,180日齡產蛋率達50%,當年春鴨可產蛋80~90枚,,成年鴨一年可產蛋160~180枚,,分春秋兩季產蛋,在良好的飼養(yǎng)管理條件下,,一年可產蛋180~200枚,。在圈養(yǎng)條件下,年產蛋量可達220枚,。
微山麻鴨產肉性能好,,瘦肉率高,胸肌發(fā)達,,肉質好,皮薄,,皮下脂肪少,。成鴨屠宰后半凈膛率:公鴨84%~85%,母鴨78%~82%,;全凈膛率:公鴨64%~70%,,母鴨60%~68%。微山麻鴨的性成熟期為140日齡左右,,早熟個體120日齡可開產,,具有早熟、高產的性能,。公母比例為:1∶25~30,,受精率為90%左右,孵化率90%以上,,健雛率90%以上,,60日齡成活率95%以上。微山麻鴨最佳繁殖季節(jié)為3~8月份,,種母鴨利用年限為2~3年,,種公鴨為1年。
微山麻鴨產地微山湖,,主要坐落在山東省微山縣境內,,位于東經116度34分-117度21分,,北緯34度27分-35度20分;全湖南北長230公里,,北至山東濟寧市任城區(qū),,南接江蘇徐州市銅山區(qū);東西寬6.8-27.6公里,,湖水質肥沃,,物產豐富,屬富營養(yǎng)型湖泊,,素有“日出斗金”之盛譽,。有魚、蝦,、鱉,、蟹等共78種;蘆葦,、菰江草,、蓮藕、菱米,、芡實等水生經濟植物74種,;野鴨、水雞,、天鵝等鳥類87種,,浮游動植物364種,為微山麻鴨提供了快速生長以及良好繁殖條件,。
微山麻鴨應在春夏季節(jié)育雛,,便于成活、飼養(yǎng),。微山麻鴨需要的育雛環(huán)境比較嚴格,,場地需要較好的保溫、通風和光照條件,。剛出生前幾天需要較高的溫度育雛(30~28 ℃),。2-3 周后育雛溫度降低到 20 ℃后保持整個育雛期。育雛的過程中也要注意通風和光照條件適合,。
種蛋的選擇
選擇種蛋必需從非疫區(qū),、健康而高產的優(yōu)良鴨群中選擇。入選種蛋必需大小適中,,蛋形蛋色正常,,畸形蛋、沙皮蛋,、裂紋蛋鈞不宜做種蛋,。
種蛋的貯存時間為7-10天,,溫度為15-16℃,濕度為70%-75%,,通風良好,。種蛋應放在蛋盤上貯存,大頭朝上,,以稍斜放為宜,,如貯存時間超過7天,應每日翻蛋1次,,以防蛋黃與蛋殼粘連,。
種蛋的消毒
種蛋貯存前和入孵前應熏蒸消毒。
孵化的要求
種蛋從貯藏室取出后,,要在孵化室內自然預熱,,待蛋表溫度達到室溫后即進行碼盤入孵,碼盤位置與貯存時一致,。另外,,孵化機事先清洗、消毒,、調試,,并要預熱。
如果把孵化機傳感器放在孵化機內蛋盤外面的空間里,,在入孵后第1-7天孵化機空間溫度為38.5度,,第8-25天為38度,第26-28天為37度,,如果把孵化機傳感器放在蛋盤里的種蛋上,,則從始至終保持蛋溫37.8-38度即可,。
翻蛋在入孵后第1-26天,,每隔2-3h要翻蛋一次,每日翻蛋8-12次,,翻轉角度為90度,,以使胚胎各部分受熱均勻,防止胚胎黏殼,。如果孵化機內各處溫差±0.5℃,,則每日要調盤一次,即上下蛋盤對調,,蛋盤四周與中央的蛋對調,,以彌補溫差的影響。
第1次照蛋在孵化后第7天進行,,通過照蛋,,撿出無精蛋和死胚蛋,。第2次照蛋在入孵后第26天進行,以刪除死胚蛋,,活的正常胚蛋移入出雛盤和出雛器,。
落盤與出雛鴨種蛋孵化至26天,應將活的胚蛋落盤,。
鴨種蛋孵化至第27.5天即開始出雛,,滿29天出雛完畢,鴨雛出殼后,,在出雛器內要停留至羽毛干透,,而后取出,放入育雛室或箱中,。
孵化管理鴨蛋在孵化期間,,每日定時觀察溫度和濕度,并做記錄,,一般每2小時檢查記錄一次,。定時往孵化機的水盤內加水,定時翻蛋,。
育雛期的環(huán)境條件根據育雛季節(jié)和飼養(yǎng)量的不同采用自溫育雛或加溫育雛兩種方式,,剛出殼的雛鴨體重為48-55克,0-4日齡適宜的育雛溫度為28-30℃,,以后每周降3-4℃,,直至降到15℃為止,晝夜溫差3℃以內,。
適時飲水與開食不同季節(jié)的“開食”時間不同,,春鴨出殼后24小時、夏鴨出殼后18-20小時,、秋鴨出殼后24-28小時,。要先飲水后“開食”,少喂多餐,,以小米和配合料為主,,每日喂6-8次。3日齡后可“開葷”,,即在飼料中添加煮熟的新鮮小魚蝦,、碎螺螄肉等動物性蛋白飼料,同時增喂青綠飼料進行“開青”,。雛鴨有邊吃料邊喝水的習性,,每次喂料時應保持有足夠的飲水。
訓練下水飼養(yǎng)5日齡后,若天氣晴朗,、氣溫適宜,,即可訓練雛鴨下水,可在室外鋪一張塑料薄膜,,四邊墊高中間倒入清水,,水深2厘米左右,等水曬溫后再放雛鴨下水,,連續(xù)幾天后,,雛鴨就習慣下水了。每次下水后都要讓它們在無風溫暖的地方梳理羽毛,,使身上的濕毛盡快晾干,,切不可帶濕毛入育雛舍休息。小鴨下水應先放淺水,,時間20-30分鐘,,隨日齡增加放水時間、加深放水水位,,但要根據天氣變化靈活掌握,,以免雛鴨受涼。
訓練放牧雛鴨3周齡后即可訓練放牧,。放牧距離由近到遠,、次數由少到多、時間由短到長,,開始放牧時應注意天氣變化,,靈活掌握放牧時間和次數。
雛鴨的保健要創(chuàng)造干凈衛(wèi)生的生活環(huán)境,,墊料要經常更換,,食盆、飲水器具等每天要清洗消毒,,鴨舍內外要定期消毒,,同時做好鴨肝炎、漿膜炎和鴨瘟等疾病的預防工作,??筛鶕r鴨羽毛生長發(fā)育,、體重及成活率狀況分析管理是否恰當,,如1-7日齡絨毛黃色,8-15日齡絨毛顏色由黃變白,,身軀拉長稱“小羅鍋”,,16-20日齡背部有一道黑羽開始生長稱“大羅鍋”,21-30日齡頭尾兩肋生出羽毛稱“四邊紅”,。30日齡體重達900克,,成活率達95%以上,。
限制飼養(yǎng)通過控制投喂量等措施,防止成鴨過大,、過肥等原因引起早產早衰,,同時限飼也可以節(jié)省飼料。麻鴨早期生長發(fā)育對終身產蛋有較大影響,,限飼一定要參考麻鴨體格發(fā)育,,麻鴨體格發(fā)育如果不達標,不僅不能限制飼養(yǎng),,而且還必須提高飼料營養(yǎng)濃度,,促進麻鴨發(fā)育。蛋鴨限制飼養(yǎng)必須結合標準體重,,在體重達標的情況下進行限制飼養(yǎng)時間一般從8周齡開始,,到16周齡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