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蔥薄餅是一種廣東潮汕地區(qū)廣為流傳的小吃,。該小吃起源于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qū)陳店鎮(zhèn)福潭村,福潭村人稱鴨潭,所以也有人把糖蔥薄餅叫作“鴨潭糖蔥”,。把三張薄餅擺成品字形,,中間放兩塊糖蔥,灑上碎花生米黑白芝麻(也可以加上一些香菜),,包起來,,就是美味可口的糖蔥薄餅了。很多人通過央視《舌尖上的中國》認識了糖蔥薄餅這一潮汕特有的風味小吃,。
據(jù)史料記載,,糖蔥薄餅創(chuàng)于明代萬歷年間,流傳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明朝潮州知府郭子章記載:“潮之蔥糖,,極白極松,絕無渣滓,。
是由一層圓形的薄餅皮包住里面的長條狀的糖蔥的,,形狀是跟名字很相符的。糖蔥是長條狀,,中間有許多通孔,,像是多個蔥孔并排粘在一起,合格的糖蔥必須有十六個大孔,,每個大孔周圍又有十六個小孔,。顏色雪白,所以叫糖蔥,。而薄餅皮是在一爐上烙熟的,,也是白色的,很薄的一張圓餅,。糖蔥撒上芝麻,,用薄餅包起來,就可以吃了,。
糖蔥薄餅的原料如下:薄餅分餡和皮兩層,。甜餡由麥芽糖和糖等加工而成,咸餡油肉,、蛋,、香菇、韭菜等熟料混合而成,。皮就是在熱鍋中烙熟的圓形面餅,,很薄。準備好了之后,,用皮將餡卷成筒狀就可以吃了,。
餅皮:面粉和水揉成軟團,,把平底鍋燒熱,手拿軟面團往熱的平底鍋猛的一貼,,迅速拿起,,鍋里就粘了一張圓圓的薄餅,等成形即可拿起備用,。
糖蔥(又稱蔥糖):用白糖和麥芽糖經(jīng)過特殊加工而成的,,用糖摻配少量面粉,蒸煮多時,,逐漸去掉水分,,使之成飴,然后反復加以提煉,,使具韌脆之質,,再把它做成中有蔥孔的長方形。糖蔥很容易松碎,。糖蔥入口酥脆而香甜,,比起其他各地著名茶食來,糖蔥有它特別的優(yōu)點,,和獨具的地方特色糖蔥薄餅,。
花生米炒熟去紅衣,壓碎,,黑白芝麻略炒,。吃法:把三張薄餅疊擺成品子形,中間放兩塊糖蔥,,灑上碎花生米黑白芝麻(也可以加上一些香菜),,包起來,就是美味可口的糖蔥薄餅了,。
攤開一張薄餅,放上一塊糖蔥,,灑花生芝麻末,,包卷上薄餅,即可享用到一道具潮汕特色的著名潮汕美味特產(chǎn),。
溫馨提示:
1.薄餅起包裹糖蔥的作用,,是很常見的面皮,類似北京烤鴨的面皮,,還有江浙滬一帶的雞蛋餅的面皮,。
2.糖蔥可以常溫密封保存的;薄餅放冰箱,。
以前在潮汕地區(qū)的許多街頭可以看到很多賣糖蔥薄餅的攤檔,,薄餅是現(xiàn)做的,糖蔥也是很新鮮的,吃起來里面松脆外皮韌,。每到春天,,買糖蔥薄餅的老伯伯,老奶奶,,大叔大媽走街串巷,,拉著長音吆喝著:“糖蔥~~~~~~薄,餅”雖說為了方便,,不少商販賣糖蔥薄餅時使用能夠重復播放的電子喇叭代替吆喝,,但是有時候仍能聽見現(xiàn)場的吆喝聲?!冻辈颂煜隆愤@本書里面就有些糖蔥薄餅的圖片,,很清晰,還有糖蔥的制作過程圖片,,作者也是頗費筆墨寫了糖蔥薄餅的,。
以下是從張新民的《守望潮汕》摘來的一段關于糖蔥和薄餅的描述:
箔餅卷糖蔥又叫糖蔥箔餅,是一種即將消失的潮汕美食,,一種甚至讓人在睡夢里還會想念的甜香,。在現(xiàn)代精制糖果充斥市場,讓我們乘著民謠的翅膀,,重溫一下這種古老的鄉(xiāng)土糖果吧,!
先說說糖蔥。做糖蔥的主要原料是白糖,,要先在鍋里熬煮成飴,,冷卻到合適溫度后才趁熱拉打。拉糖的動作很象北方拉關東糖,。糖的韌性大,,需要一頭固定才好借力。我小時候看到的多是利用釘在木電線桿上的釘子,,每次將糖條中間往釘子一掛,,拉長之后兩股合在一起又往上掛。這樣不斷重復拉打,,不斷將空氣包含在糖里面,,直到變成白色的中空長方形糖條。然后切斷成小指長的段段,,成為香酥甜脆的“白糖蔥”,。糖蔥,顧名思義就是有蔥孔而且象蔥白一樣潔白的糖塊,。
糖蔥吃起來松松脆脆,,入口即化又不沾牙,,實在太好吃了。美中不足的是吃時老要掉糖屑,,于是有了箔餅卷糖蔥,。
說到箔餅,也許很多人就會聯(lián)想到吃北京烤鴨時用來包餡的那種薄餅,。但潮汕的箔餅要更薄,,大約十來張疊起來才相當于北京薄餅一張的厚度。潮汕箔餅也不是用搟面仗輾壓出來的,,而是用一種特殊的方法做成的,。做箔餅的人一手捧著稀面團,往熱鍋底一抹收回,,被粘住附著在鍋上的薄面層隨卻凝固成餅,,于是另一手即將箔餅揭起疊放在旁。如此一抹一收,,一揭一放,,十分地快捷。
取一張薄餅,,在薄餅上放上1-2個的糖蔥餅,,最后用薄餅將其包起來。
一般吃這個糖蔥薄餅的時候,,都會配著茶喝,,兩者一起搭配更加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