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加工注意事項有哪些
1,、溫度
加工肉制品的兩個基本要素是配方與工藝,兩者相輔香相成,,缺一不可,。其中生產(chǎn)工藝的控制往往為許多廠家忽視,因而也往往導致各種問題的產(chǎn)生,。而溫度是貫穿工藝控制的一條主線,,溫度控制會直接影響產(chǎn)品的結構、風味,、口感,、保質(zhì)期及出品率。因此,,必須將溫度控制作為肉制品生產(chǎn)工藝的首要因素來考慮,。具體要求如下:
原料肉0—4度;斬拌后肉餡10—12度,;滾揉后肉餡小于等于10度,;攪拌肉餡溫度小于等于12度;保鮮庫0—4度,;加工車間小于等于15度,;成品庫0—4度;速凍庫-18度以下,。
2,、原料選擇
要求新鮮、無異味,、無雜質(zhì),。不新鮮的原料肉加工成的產(chǎn)品必然風味很差,香氣不足,,結構不良,,保質(zhì)期縮短,。就風味和保水而言,雞肉較差,,牛肉與豬肉較好,加工腸類產(chǎn)品,,添加部分豬背部脂肪,,風味比添加雞皮要好的多。貯存時間過長的肉風味與保水性較差,,凍肉解凍后,,失水約5—10%,因此其保水性相對提高,。肉制品加工過程中的加水量,,還可根據(jù)肉餡的稀稠度及成品的保水情況來調(diào)整。
用于肉制品加工的原料肉種類很多,,主要有豬肉,、牛肉、雞肉,、魚肉,、羊肉、兔肉,、馬肉等原料,。
3、包裝材料
包裝材料的透氣性也會影響到產(chǎn)品的保質(zhì)期,,而包裝材料是一種不易鑒別的物品,,建議廠家采用正規(guī)的廠家生產(chǎn)的包裝材料,建議最薄的包裝袋采用7.5絲,,一般常用的為10-12絲,,要求阻隔氧氣性能較好。
肉制品加工方式分類
肉按加工方法可分為腌臘制品,、燒制品,、烤制品、灌腸制品,、脫水肉制品和水煮肉制品,,其規(guī)格及包裝要求,根據(jù)對外貿(mào)易合同規(guī)定,,再具體制定,。
1、腌臘制品:是將鮮肉用鹽和硝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腌漬和修整而制成的一種肉制品,,如火腿,、腌肉,。也有將腌制后的半成品再經(jīng)過熏臘過程的,如熏腿,、臘肉等,。
2、燒制品:是將生肉和各種配料一同放在鍋內(nèi)燒煮而制成的肉制品,,其中有醬燒,、醬汁、鹵,、熏,、糟的及過油肉等。
3,、烤制品:是將生肉經(jīng)過加工整理,,加入各種配料后用烤爐制而成的,成品呈現(xiàn)外焦里嫩,,別具風味,,如廣東的烤乳豬、叉燒肉,、廣東香腸,、北京烤鴨等。
4,、灌腸制品:是將生肉經(jīng)過整理后裝入腸衣或小肚中經(jīng)加工而成的一種肉制品,。我國出口的灌腸制品大體上可分為風干香腸、肉腸和灌腸三大類,,其中風干香腸和肉腸,,我國生產(chǎn)的歷史較久。灌腸營養(yǎng)豐富,,鮮嫩可口,,出口量大。灌腸制品以形狀分,,有粗,、細、長,、短,、棒形、弧形,、環(huán)形,、串形、球形等。以加工上分為生,、半熟,、熟、熏臘,、燒熏等,。以風味分有淡味、蒜味,、辣味,、甜味、五香,、桂花味、玫瑰味,、丁香味等風味,。從用料上有全淀粉、部分淀粉,、無淀粉之分,。
5、脫水肉制品:是將生肉經(jīng)過加工整理加入配料后,,用高溫或日光脫水而制成的,,含水量很少,便于久藏和攜帶,,例如牛肉干,、肉松等。
6,、水煮肉制品:是將生肉經(jīng)過去骨,、整理、切塊后在沸水中煮一定時間而制成的,,分水煮豬肉產(chǎn)品和水煮牛肉產(chǎn)品兩大類,。【詳細】
不同肉制品食用禁忌
1、豬肉
豬肉是日常食品,,一般健康人和患有疾病之人均能食之,,但多食令人虛肥,大動風痰,,多食或冷食易引起胃腸飽脹或腹脹腹瀉,。對于脂肪肉及豬油,患高血壓或偏癱(中風)病者及腸胃虛寒,、宿食不化者應慎食之,。一般入藥均為豬瘦肉。
2、牛肉
牛肉是日常食品,,有溫補脾胃之功,,但又是一種發(fā)物,對于患有瘡毒,、濕疹,、瘙癢癥等皮膚病癥者應戒食;而患有肝炎,、腎炎者亦應慎食之,,以免病情加重或復發(fā);瘡毒或皮膚濕疹患者忌食,。
3,、羊肉
羊肉是日常肉類食品之中補虛祛寒比較良好的一種。因其性熱,,一般在冬天吃為宜;暑熱天或發(fā)熱病人慎食之,,水腫,、骨蒸、瘧疾,、外感,、牙痛及一切熱性病癥者禁食。
4,、狗肉
狗肉性熱,,但比羊肉稍好,一般暑熱天不食,,患外感,、發(fā)熱、咳嗽之癥亦應忌食,;另外應該注意陰虛內(nèi)熱及熱性病患者忌食,。
5、鴨肉
鴨肉性涼,,清肺解熱是指老鴨而言,;若嫩鴨性則溫熱燥,治病功效不及老鴨,;另外應該注意外科化膿潰瘍者不能食用,。
6、臘肉
長期大量進食臘肉無形中造成鹽分攝入過多,,可能加重或導致血壓增高或波動,。因此不要過量食用。
推薦閱讀
【中式肉制品】腌臘肉 醬鹵肉 肉干…好吃的傳統(tǒng)肉制品加工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