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奶糖的做法】牛奶糖的做法 自制奶糖的做法
自制奶糖的做法
奶糖是一種結構比較疏松的半軟性糖果,。糖體剖面有微小的氣孔,帶有韌性和彈性,,耐咀嚼,,口感柔軟細膩。 奶糖以含有大量奶品而得名,,這類糖的主要特點是具有奶的獨特芳香,,又稱為焦香糖果。奶糖的外形多為圓柱形,,也有長方形和方形,。色澤多為乳白或微黃色。奶糖的平均含水量為5~8%,,還原糖含量在14~25%之間,。
牛奶糖的分類
奶糖可分為膠質奶糖和砂型奶糖。膠質奶糖,,包括太妃糖和卡拉密爾糖,。膠體含量較多,糖體具有較強的韌性和彈性,,比較堅硬,,外形多為圓柱形,還原糖含量較高,,為18~25%之間,,隨加入原材料不同而有多種品種。
砂型奶糖,,又稱費奇糖,。糖中僅加少量膠體或不加膠體,還原糖含量較膠質奶糖少,,在生產中經強烈攪拌而返砂,。糖體結構疏松而脆硬,缺乏彈性和韌性,,咀嚼時有粒狀感覺,。外形多為長方形或方形。隨加入原材料不同而有多種名稱,。
牛奶糖的營養(yǎng)成分
奶糖的品種很多,,組成也不同。下表是兩類奶糖的基本組成,。組成膠質型奶糖和砂質型奶糖,。
蔗糖:35~40% 55~60%
淀粉糖漿干固物:30~35% 15~20%
非脂乳固體:5~10% 5~10%
植物脂肪:15~20% 5~10%
乳脂:5~10% 1~3%
食鹽:0.2~0.3%
膠體:1.5~2.0%
蔗糖和淀粉糖漿是組成奶糖的基礎物質,。蔗糖在熬煮中有一部分轉化成轉化糖。轉化糖對奶糖的結構,、風味和保存能力都有重要影響,。蔗糖的吸水氣性很小,只有當空氣內的相對濕度超過90%時,,才吸收水分。故奶糖中蔗糖的組成增多,,有助于防止其吸水溶化,。
淀粉糖漿是一種抗結晶物質。淀粉糖漿的主要組成為糊精,、高糖,、麥芽糖和葡萄糖。它們既可以防止奶糖返砂,,也可以降低奶糖甜度,,增加粘稠度,不使奶糖在強烈攪打下產生砂粒的晶體,,保持奶糖的細膩結構,。
晶體蔗糖和抗結晶體淀粉糖漿在熬糖過程中,在水的參與下,,組成一個連續(xù)相,。也就是說熬糖過程使兩者的體系起了一根本變化,使蔗糖的顆粒狀態(tài)組成為有抗結晶物質參加的分子狀的透明液體混合糖漿,。
明膠是奶糖骨架,。它是由動物的骨、皮,、肌腱等組織中提取而制成的,。明膠可以吸水膨脹,在熱水中易溶解,。明膠的水溶液,,經冷卻后可以結成膠凍。這種膠凍的抗壓能力很強,,15%濃度明膠水溶液,,形成膠凍后,可以支承每平方厘米500克的荷重,。它可以使奶糖具有良好的堅韌性,,耐嚼性和彈性,保持糖果的形態(tài)穩(wěn)定,。
乳制品系用鮮乳加工成的制品,。包括煉乳,、奶油和奶粉。在鮮乳中約有87%以上的水分,。由于鮮乳水分高不利于工藝和貯運,。所以在奶糖中多用乳制品而不用鮮乳。
乳制品在奶糖中不僅提高了其營養(yǎng)價值,,而且起著乳化作用,,進一步改變了奶糖物態(tài)體系。特別是它對奶糖起著增香作用和潤滑作用,。
煉乳是用鮮乳經真空濃縮,,排除一部分水分的濃縮品,。煉乳又分為淡煉乳,,甜煉乳,全脂煉乳和脫脂煉乳,。
在奶糖中最理想的是淡煉乳,,它是鮮乳的濃縮制品,具有奶的濃厚芳香,。不需要調制,,可以直接使用,是奶糖理想的增香劑,。
奶油又稱黃油或白脫油,,它是由鮮乳中分離出來的乳脂。它是由脂肪,、乳和水三相組成的,。熔點低于豬脂肪,,約為28~33℃,在常溫下為半固態(tài),,有令人愉快的脂香。奶油的可塑性是一種特殊的物質性質,,它能阻止脂肪球和水兩相在一般溫度下分離。它有較強的親水性,,作為一種乳化劑它可以使糖果的結構細致均勻,。糖果奶油具有脂肪和乳的雙重作用,也是奶糖的良好增香劑。
奶粉是鮮乳濃縮后噴霧干燥而成的,。按其所用鮮乳的脫脂與否分為全脂奶粉和脫脂奶粉,。根據我國奶粉標準的規(guī)定,全脂奶粉的脂肪含量不得低于25%,。因脫脂奶粉中的芳香物質大部分隨脂肪而被分離除掉,。其口味不如全脂奶粉。
由于奶粉的水分含量低,,便于貯存和運輸,,在糖果中的用量很大。在糖果中使用奶粉的方法分為干調法和濕調法,。干調法是將奶粉直接加入,,這種方法雖方便,但其缺點有時溶解不完全,,有顆粒狀存在。濕調法一般是根據糖果的需水量加入溫水調制成不同濃度,,其優(yōu)點是可使奶粉顆粒充分溶解,。
在奶糖中所用的油脂,除了奶油外,,主要是植物氫化油,。它是將植物油經氫化而制成。常用的氫化油有兩類,,即月桂酸型和非月桂酸型,。前者以椰子油和棕櫚油為代表,后者是以豆油,、棉籽油,、花生油和葵花油等制成。
月桂酸型油脂含飽和脂肪酸較高,,氫化較易,,熔點在30~35℃,氣味純正,,顏色潔白,,是糖果用的理想氫化油脂。
非月桂酸型油脂飽和脂肪酸含量較低,,需經精煉,,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牛奶糖的生產原理
奶糖是將砂糖,、淀粉糖漿、膠體、乳制品,、油脂和水經高度乳化而成的,。在這種均勻地統一體中,很難分辨出其中某一種物質的單獨存在,,同時,,經過放置也不會再發(fā)生分離現象。
油與水是互不相溶的兩相,,要使奶糖成為高度均一的乳濁體,。就必須通過某種手段使油脂成為極小的球體,,使其分布在水與膠體的分散介質中去,,并被這種介質所包圍,使之成為穩(wěn)定的乳固體,,強烈攪拌是完成這一過程的手段,。
在奶糖中,乳制品是天然的乳化劑,。乳中含有0.2~1%的磷脂,。含乳制品少的奶糖要添加乳化劑,,常用的乳化劑有大豆磷脂,、單硬脂酸甘油脂、蔗糖酯和山梨醇脂肪酸脂等,。它們能起到良好的乳化效果,。
乳化劑分子結構的基團中,同時存在著親水基和親油基,,在物料的乳化過程中,,乳化劑親水基的一端被吸附在糖液一端,親油基的一端被吸附在油相一端,,從而降低了兩相間存在的斥力,變成相對穩(wěn)定的緊緊吸附在一起的分散體系,。
明膠是一種親水性膠體,也是一種良好的起泡劑,。當把明膠溶于水攪拌起泡時,,它便吸附在氣液介面上。當沖入糖液和加入乳制品后,,在攪拌過程中,糖乳制品和油脂便均勻地分布在明膠泡沫層周圍,。在這種結構中,,油脂以細小的油滴分散在這個體系中,加強了泡沫層的穩(wěn)定性,,經冷卻后,,由糖、乳制品,、油脂和明膠所組成的膠質糖體,,便逐漸由軟變硬,最后形成一種疏松多孔,,具有一定韌性和彈性的奶糖結構,。
明膠的等電點為pH4.7,在pH4.7條件下,,明膠的粘度和膨脹度最低,。故在糖果生產中,嚴禁在pH4.7的環(huán)境下進行工藝操作,。
強烈攪拌,,可使蔗糖分子形成微小的結晶,這是砂質型奶糖所要求的工藝條件。
為了防止膠質型奶糖的返砂,,一般是增加其還原糖含量,,其范圍為17~25%,而砂質型奶糖的還原糖含量較低,,為14~25%,。
牛奶糖的制作方法
浸泡明膠
將選好的12°E以上的明膠,用20℃左右的溫水浸泡,,用水量一般為明膠的2.5倍左右,,浸泡用水不要過多,因水分不易蒸發(fā),,致使糖體變軟,。浸泡時間不宜過長,一般2小時左右就夠了,。稍微加熱攪拌,,冷卻待用。熬糖
焦香味的形成,。熬糖的作用是將物料充分溶解,、混合、蒸發(fā)掉多余的水分,,使奶糖具有焦香味,。焦香味的產生是一個復雜的化學反應過程。
熬糖溫度隨不同物料,、季節(jié)和其它條件而不同,。各種膠質奶糖的出鍋溫度:一四季度為124~130℃;二三季度為126~132℃,。
各種砂質型奶糖的出鍋溫度:一次沖漿者一般掌握在130℃左右,。兩次沖漿者:第一次沖漿的出鍋溫度124~126℃;第二次沖漿的出鍋溫度130~136℃,。
出鍋溫度隨下列條件而改變:
(1)配料中砂糖含量高,,出鍋溫度也應相應提高。
(2)配料中淀粉糖漿含量越高,,其出鍋溫度應相應降低,。
(3)奶油煉乳中含水量高者,出鍋溫度應相應提高,;反之,,則降低一些。
(4)含蛋白質量高者,,出鍋溫度應降低,。
(5)高溫季節(jié)應提高出鍋溫度,,低溫季節(jié)可降低出鍋溫度。
(6)長期貯存或運銷于炎熱地區(qū)者可適當提高出鍋溫度,。
投入煉乳或奶油的溫度根據不同物料條件和奶糖品種而不同,。一般是在125~130℃投放,待熬溫回升至所要求的溫度,,制成的糖體軟硬適度時即可出鍋,。奶糖是在攪拌時加入。
攪拌和混合
在打蛋鍋中攪拌的作用是:使物料充分混合,,起泡,,除掉部分水分。
將熬好的糖漿置于打蛋鍋內,,放入已溶化的明膠,,開始慢轉攪打,以防糖漿濺溢,,待糖漿稍冷粘度增大后,,再開快轉攪打,最后加入奶粉和油脂混合均勻,。
關于控制糖體軟硬問題,,不同奶糖所要求的軟硬不同,一般是利用以下方法以控制糖體的軟硬:
(1)利用熬溫控制,。
(2)采取措施,,降低材料中的水分。降低奶油,、明膠和煉乳中的水分,。
(3)延長攪拌時間,也可以除去部分水分,。
改善奶糖質量,使組織細膩,,口感不粗糙可采取下列措施:
(1)先加水使奶粉溶解和乳化后,,再加入糖液中,不直接將奶粉投入鍋中,。
(2)將奶粉壓碎過羅,。
(3)強烈攪拌,使物料充分混合乳化,。
(4)使用淡煉乳,,不使用加糖煉乳。
砂質型乳糖的砂質化
使砂質型乳糖的砂質化有以下幾種措施:
(1)控制還原糖含量,,在打蛋機內通過強烈攪拌使蔗糖重新結晶,。
(2)在熬糖后期,,將物料進行激烈摩擦,使蔗糖產生晶體而返砂,,不過這種方法不易控制結晶速度和晶粒大小,。
(3)先制成一種晶糖基:晶糖基是砂糖晶體和糖漿的混合物。它是由兩相構成的,,即結晶相和糖漿相,。結晶相占50~60%,糖漿相占50~40%,。結晶相中的晶核很小,,約在5~30微米之間,大小在10微米以下者,,可產生細膩的口感,。
制作晶糖基的配方是,蔗糖80~90%,,淀粉糖漿20~10%,,溶化后熬至118℃,然后冷卻至60℃以下,,在產砂機內制成白色可塑體,,冷卻后成為固體。
使用時,,將熬好的糖膏冷卻至70℃以下,,加入20~30%的晶糖基,攪拌混合,,晶糖基在砂質型奶糖中起著晶核的誘晶作用,,最終使制品形成細致的砂質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