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官板鴨,,安徽省來安縣水鄉(xiāng)小鎮(zhèn)雷官久負盛名的傳統(tǒng)名菜,,因其產地來安縣雷官集而得名。起源于清同治年間,,板鴨制作采用宰,、鹵、晾,、煮四道工序,。板鴨外表色澤光潔,呈乳白色,,食之肥而不膩,,松嫩可口,咸淡適中,,味鮮醇香,,誘人進食。
民間評價為:“薄如萬片糕,,嫩得不用嚼”,。雷官板鴨一直暢銷大江南北,深受消費者喜愛,。雷官板鴨是來安縣水鄉(xiāng)小鎮(zhèn)雷官久負盛名的傳統(tǒng)特產,,自清朝同治元年(1862)問世以來,以其精湛的加工方式和獨特的風味享譽大江南北,。1958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在雷官鎮(zhèn)拍攝了從飼養(yǎng)到加工板鴨全過程的紀錄片《興旺圖》,。1997年,,“雷官牌”板鴨被評為安徽省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優(yōu)質產品。1998年榮獲“安徽名牌農產品”稱號,。 古鎮(zhèn)雷官位于來安縣南部圩區(qū),,當?shù)睾恿骺v橫,水質清澈,,植被良好,,四季溫差小,適宜養(yǎng)鴨子,。雷官鎮(zhèn)歷史上就因家家戶戶養(yǎng)鴨,、加工板鴨而被譽為“板鴨之鄉(xiāng)”。1984年,,雷官鎮(zhèn)成立了板鴨廠,,1997年改制為皖東雷官禽業(yè)有限公司。目前,,該鎮(zhèn)已形成種鴨飼養(yǎng),、飼料加工,、苗禽孵化、商品鴨飼養(yǎng),、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經營體系。主要產品有板鴨,、紅扒鴨,、桂花鴨、烤鴨,、白條鴨以及鴨掌,、翅、肫,、舌,、心、腸等小包裝食品,。產品銷往全國大中城市,,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雷官板鴨系選用當?shù)芈轼喕蚴萑庑蜋烟夜萨?,經陳年老鹵,、傳統(tǒng)配方加現(xiàn)代工藝精細制作而成。其過程概括為“炒鹽腌,,清鹵覆,,晾得干,焐得足”,,這樣做出的板鴨方能“皮白,、肉紅、骨頭綠”,。據(jù)傳,,清朝同治年間,雷官鎮(zhèn)一位名叫謝復興的人,,他以陳年老鹵,、祖?zhèn)髅胤街瞥龅陌屮喨赓|細嫩緊密,入口香酥嫩滑,,得到了官府的推賞,,在長江兩岸十數(shù)個縣市享有盛名,故雷官板鴨當時又稱“謝復興”板鴨,。
雷官板鴨從選料制作至成熟,,有一套傳統(tǒng)方法和要求。其要訣是“鴨要肥,,喂稻谷,,炒鹽腌,,清鹵復,烘得干,,焐得足,,皮白,肉紅,、骨頭酥”,。制作板鴨的鴨要體長,、身寬,,胸部及兩腿肌肉飽滿,兩腋有核桃肉,,去毛后體重1.75公斤以上,,宰殺前要用稻谷催肥。
煮熟的雷官板鴨切盤后,,有四句話描繪它:“薄如方片糕,,嫩得不用嚼,咸淡隨口味,,一咬油直冒,。”蒸煮板鴨的方法很講究,。煮前,,用溫水洗凈表面皮層,,在溫水中浸泡,,直至鴨肉回軟,。煮制時,,水中放少許拍碎的生姜、蔥,、兩粒茴香,并將茴香一粒,,蔥一根,、姜數(shù)片,從鴨翅下開口處塞人肚內,,再用一根長約4厘米的斜面空心竹管,,插入鴨肛門半截,,以利湯汁在煮時內外對流。要先將鍋中冷水燒溫,,將鴨子放進去;腹內灌滿鍋內的水,,浸兩分鐘后拎鴨脖提起,,使腹內的水通過竹管流空,再灌滿鍋內的水,,蓋上鍋蓋,,把水溫升到90度,浸煮15分鐘,。第二次將鴨腹中水流空,,灌滿鍋內的水,并將鴨子翻身,,再溫火煮20分鐘,,將水燒沸,?;痨?0分鐘,,撈起稍加冷卻后即可食用。
雷官板鴨不僅是來安人招待賓客,、饋贈親友的佳品,,也是地來客、臺灣同胞,、海外僑胞慕名前來品嘗的美味,。它吸引許許多多的人來到這里,吃鴨,,談鴨,,看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