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罕鼻是以駝鹿鼻子為主要食材制成的一道菜,是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的特色美食,,罕鼻即駝鹿的鼻子,。罕鼻與熊掌、飛龍被稱為大興安嶺中“三絕”,,駝鹿主要分布在呼盟大興安嶺森林中,,駝鹿的鼻部十分發(fā)達耐寒,冬天靠鼻子拔開積雪分路行走,,駝鹿的鼻子肉質(zhì)鮮嫩清脆,,營養(yǎng)價值高,。
主料:水發(fā)犴鼻300克、姜15克,、雞蛋8個,、香菜5克、雞脯肉150克,、火腿5克,、蘭片5克、雞湯250克,。
輔料:精鹽256克,、大油500克、味精2,、5克,、淀粉少許、醬油5克,、白糖3克,、蔥15克、料酒4克,。
1,、將犴鼻改成抹刀片,放入大碗,,加雞湯,、蔥、姜絲,、料酒上展蒸半小時至酥爛,,取出備用。
2,、起勺放大油燒至七成熟,,放入犴鼻過油,倒入漏勺,。
3,、勺上火,打底油,,用蔥,、姜熗鍋,下雞湯,、白糖,、醬油、鹽,、味精,,用急火燒開,,移至慢火,煨到湯汁濃稠時,,淋明油出勺,,放入魚池中間。
4,、火腿切小粒,,蘭片切末,雞脯肉剁成泥,,并加鹽,、雞湯,、蔥姜水調(diào)好口,。
5、將8個雞蛋煮熟后,,直刀破成16瓣,,取出蛋黃,鑲上調(diào)好口味的雞茸,、火腿,、蘭片。
6,、蛋清順一個方向打攪成泡沫,,加淀粉成高麗糊。
7,、將高麗糊覆蓋在雞茸,、火腿、蘭片之上,,上面點綴香菜葉,,蒸10分鐘,取出碼在魚池中,。
8,、勺上火,加雞湯,,微開勾入淀粉成米湯芡,,淋在雞蛋上即成。
1,、過油時間不可過長,、防止色過重。
2,、湯不宜過多,,與原料相等平即可,。多一份湯,淡一份味,。
3,、制作圍邊雞蛋時,注意清潔,。
4,、犴鼻有土腥味,在蒸時加一個大白蘿卜蒸,,效果好,。
罕達犴是鹿科的一種,學名駝鹿,,一頭重二,、三百公斤。生長在北方的混葉林與闊葉林中,,經(jīng)常往來于大森林和山泉小溪之間,,是黑龍江的特產(chǎn),野生的均屬保護范圍,。罕達犴全身是寶,,其鼻更是珍貴的補品?!逗邶埥靖濉份d:“土人食之鼻爾,,美之號猩唇”。據(jù)現(xiàn)代醫(yī)學分析,,罕鼻含大量不完全蛋白質(zhì),、脂肪及多種微量元素,其營養(yǎng)含量可與燕窩,、熊掌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