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將螃蟹放入盆中,,倒入稀釋的淡鹽水浸泡10分鐘,讓螃蟹吐出臟東西,,注意浸泡期間要頻繁換水,,直到螃蟹吐出清水。
2,、浸泡后的螃蟹拿出,,一只手捏住背殼,,另一只手用舊牙刷刷洗背殼和腹部,刷洗過程要在流水下進(jìn)行,。
3,、浸泡后的螃蟹拿出,一只手捏住背殼,,另一只手用舊牙刷刷洗背殼和腹部,,刷洗過程要在流水下進(jìn)行。
4,、外部清洗干凈后,,可以用一只手固定螃蟹的蟹鉗,另一只手掰開腹蓋,,并不斷擠壓,,讓腹蓋中的臟東西排出。
5,、將擠壓后的螃蟹放在流水下清洗一遍,,然后浸泡在清水中,有利于清除螃蟹殘留的臟水,。
6,、把浸泡后的螃蟹放在水龍頭下用流水洗兩到三遍即可。
食材:螃蟹,、香蔥,、生姜、醬油,、白砂糖,、小蔥、香醋,、 姜,、香油。
步驟:1,、將大閘蟹蟹身及蟹腿用刷子仔細(xì)刷干凈,,每只用草繩將蟹腿與蟹身綁在一起,放入蒸格內(nèi),。
2,、蒸鍋加水置旺火上,燒開后放上蒸格,,將大閘蟹隔水蒸15分鐘左右,,至蟹殼呈紅色,蟹肉熟透,,夾出后裝盤,。
3,、在蒸蟹過程中,將淡色醬油放入小鍋內(nèi),,稍煮1分鐘后倒入裝有白糖,,料酒,芝麻油的小碗里混勻,,將醋倒入裝有姜末的另一個小碗里混勻,。
4、食用時搭配上醬油碟和姜醋碟,,邊剝蟹肉邊蘸醬油和姜醋調(diào)料吃,。
1、剪掉大閘蟹的八只腳,,包括兩只大鉗,,放涼后其中的肉會自動與蟹殼分開,很容易被吸出,。
2,、將蟹掩去掉,順勢揭開蟹蓋,。
3,、先吃蟹蓋部分,用小勺把中間的蟹胃部分舀出,,輕輕將外面包裹著的蟹黃吮干凈,。注意,,不要吮破中間那個呈三角錐形的蟹胃,,應(yīng)將其丟棄。
4,、先用剪刀將多余的蟹腳,、蟹嘴和蟹肺剪掉。
5,、用勺柄將蟹身中間一個呈六角形的片狀物挑出來丟棄,,那是蟹心部分。
6,、用小勺舀點醋淋在蟹身上,,然后把蟹身的蟹黃蟹膏吃干凈。
7,、把蟹身掰成兩半,,此時可見呈絲狀的蟹肉。只要順著蟹腳來撕,,就可以將蟹肉拆出,。吃干凈的蟹殼是完整呈半透明狀的,。
8、用剪刀把蟹腿剪成三截,,最末一截蟹腳尖可充當(dāng)工具,。先用蟹腳尖細(xì)的那一頭把蟹腿中段的肉捅出來,再用蟹腳尖粗的那一頭把蟹腿前段的肉捅出來,。
9,、將蟹鉗分成三段,前兩段都可將蟹殼直接剪開,,用勺舀出肉,。
10、最后的那只鉗子剪開兩邊,,然后用手往相反的方向掰兩只鉗腳,,鉗殼就完整地分開了。
1,、大閘蟹性寒,、味咸,歸肝,、胃經(jīng),,有清熱解毒、消結(jié)化瘀,、利濕退黃,、滋肝陰、充胃液之功效,,主散諸熱,,治胃氣,理筋脈,,消食,。大閘蟹含有精氨酸,能參與體內(nèi)能量代謝和解毒工作,,適量吃蟹可促進(jìn)機體能量平衡,,對體內(nèi)毒素起到一定的排泄作用。
2,、大閘蟹有養(yǎng)筋活血,、通經(jīng)絡(luò)、補骨添髓的功效,。對于損傷,、瘀血、腰腿酸痛和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療效果,特別適合跌打損傷,、骨折瘀腫之人食用,。
3、大閘蟹中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如氨基酸,、鈣、鐵,、硒,、鋅、鉀,、維生素A,、B族維生素等,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有助于促進(jìn)人體組織細(xì)胞的修復(fù)與合成,,補充營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