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制過程
主料
黑棕鵝1只約3500克,。
糖漿配方
白糖400克,、檸檬50毫升、水180毫升,。
五香鹽配方
精鹽350克,,白糖150克,沙姜粉25克,,八角粉10克,,雞精10克,花生醬25克,,芝麻油15克,,乙基麥芽酚5克。
酸梅醬配方
(1)梅子2000克,,蒜茸50克,,姜米10克,陳皮末10克,,檸檬30克,,薄荷葉25克,白醋500克 ,,冰糖1100克,。
(2)梅子500克,柱侯醬100克,,芝麻醬50克,,花生醬50克,白醋150克,,白糖150克,,五香粉10克,蒜茸15克,,生油100克,。
制作
上腔:選用開肚腔取臟和去翼去掌的黑棕鵝,將約200克的五香鹽或酸梅醬用手涂勻鵝腔,,并且同時放入二粒八角,、一小塊姜塊和三粒蒜肉,然后用鴨尾針縫好肚腔,再用“皮老虎”將鵝身打脹,,如用口吹,,則用左手翻起喉管切口的頸皮,右手拿住雙翼,,用力按住肚腔縫口,,再用嘴慢慢地將氣吹入,以吹脹鵝身,,最簡單快速的打氣方法是用作增氧泵代替以上兩種的方法,。
燙水:待光鵝打脹氣后,用手拿著鵝腿關節(jié),,將鵝頭放入開水之中(亦有加入少量食粉,,以幫助松化),迅速燙過,,然后
再換手握住鵝頸,,再將鵝身同樣放入開水之中,以將鵝皮均勻燙緊(時間切莫過長,,以免表皮過熟而出油),其后將光鵝放入清水之中,,將鵝身稍微漂冷,,以避免光鵝受熱過長溢出油脂,而影響皮色和脆化程度,;
上皮:待光鵝漂冷和晾干水分后,,用開勻的糖漿涂勻光鵝全身,特別要重復涂刷兩邊鵝脾(腿),,然后用燒鴨環(huán)從鴨翼底
勾起,,將鵝頭繞轉夾在燒鴨環(huán)的鋼圈內(nèi),再將鵝翼整理貼服,,由于鵝翼較長,,無需象燒鴨那樣,將燒鴨環(huán)的勾子刺入翼底,。
焙皮:待光鵝上好糖和用燒鴨環(huán)勾好后,,將鵝背向火,胸向壁,,勾放入微火的燒烤爐中,,用慢火低溫開蓋焙至表皮干爽,然后再放在風扇前將鵝身吹涼,。
燒烤:待鵝身吹涼后,,點燃燒烤爐,待木炭燃燒至中火和燒烤爐達到高溫,將鵝掛入爐中,,同樣是將鵝背向火,,胸向壁,蓋上爐蓋,,燜燒約15分鐘,,此時應打開爐蓋觀察鵝髀(腿)是否均勻上色,如否則應將沒有著色的鵝髀(腿)向火,,以令鵝身均勻上色,;燒至鵝只雙眼稍突,色澤金紅即可,;也可在鵝只燒至金紅色后,,取出并將鵝只平放,視開腔處有滾滾的清水溢出即代表已被燒熟,;但切莫將開腔處向人或向已,,以免被開腔處溢出的油水燙傷;另外如將燒鵝取出時,,其胸肉表皮即時迅速收縮也可視作被燒熟的表現(xiàn),;鵝只燒熟后,趁熱用排筆涂上生油以增加光澤,。
營養(yǎng)價值
營養(yǎng)豐富,。
操作要領
注:由于鵝的油脂較鴨少且不均勻,故在燒烤過程中,,往往其著色會較燒鴨難,,特別是“鵝髀(腿)”部分,因此在傳統(tǒng)上習慣在上糖皮時,,順帶用老抽涂在“鵝髀(腿)”部分,,以防此部分不著色,但容易“啞色”,;現(xiàn)在較流行用熱油潑淋,。
注:關于“焙皮”的問題,過去多將上好糖漿鵝胚掛入帶有微火的燒烤爐中,,先期將表皮焙干,,由于容易導致表皮出油而且糖漿受熱又起了不完全的化學反應,大大地影響表皮的脆化效果,,同時脆化效果不持久,;有鑒于此,現(xiàn)在較喜歡用“牛角扇”吹干,。
注:制作“脆皮燒鵝”除了以傳統(tǒng)的“五香鹽”和“酸梅醬”作為腌料外,,還有充滿“桂花香”的“桂花燒鵝”,“芝麻香”的“骨香燒鵝”。
注:制作“脆皮燒鵝”所選的鵝種非常重要,,以“黑棕鵝”為首選,,其次是肥滿骨嫩的肉鵝,如選骨硬肉薄則較難燒出效果,。
注:為使燒鵝更易脆化,,市面上有一只“進口脆皮劑”可供選擇。?
佐料:酸梅醬
操作關鍵
1,、應選用鵝齡為90天左右中小個的情遠黑棕鵝為優(yōu),、體重1.5kg-2kg左右的肥嫩仔鵝,且鵝體表面須無瘀血及傷痕,。
2,、調制味汁時加二湯量,不可過多或過少,。一般以味汁灌至腹腔內(nèi)能流動為度,。湯汁灌好后,還需將鵝體平放一段時間,,以使湯汁均勻地浸漬腹腔,。
3、打氣以打至八成滿為宜,,不宜打得過滿,。且打氣后不可用手拿鵝的胸脯等部位,以免留下凹痕,。
4、刷脆皮水時要刷得均勻,,否則鵝烤出來后表皮色澤不一致,。
5、掛入爐中烤制時,,一定要掌握火候,,爐溫在240℃-260℃之間,且要將鵝在爐中轉動幾次,,使之受熱均勻,。烤制約40分鐘左右,,否則因出油太多反而不脆,。
6、為了讓鵝的表皮光滑油亮,,也可在烤制過程中,,在鵝的表皮刷幾次香油。若鵝皮上起泡,還需用鋼針扎破,,放氣,,防止皮汽化變軟不脆問題出現(xiàn)。
烤好的燒鵝肉色為棗紅色出爐,,上桌時斬件,,跟冰梅醬,海鮮醬(海鮮醬,、柱侯醬,、沙茶醬比例為2:1:1)味碟即可,可配一些時蔬(黃瓜,、小蔥),。
只要掌握以上步驟及要領,就可以制作出一款鵝肉嫩皮脆燒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