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天津市“群星杯”津菜烹飪大賽中,,又由“天津烤鴨店”特級烹調師寇忠益制出,榮獲“群星杯”大獎,,受到行家的一致贊譽,。此菜的烹制,系將魚翅多次發(fā)制,、入味,,再用津菜最擅長的“扒”制技法制成。成菜后,,2000多克的金黃色魚翅形如密梳齒,,半開扇面般整齊排列,汪著銀紅色芡汁,,油亮剔透,。入口筋肉軟爛,味道鮮美濃厚,,富含營養(yǎng),,氣派不凡,堪稱“大菜之王”,。
魚翅,,是鯊魚、鰩魚,、銀鮫魚等軟骨魚類的鰭(qí,,音“奇”)經(jīng)加工而成,主要以鰭中的軟骨(又稱翅筋,、翅針,,狀如粉絲)供食。因其稀少難得,,故自古被列為“八珍”之一,,成為高貴筵席上的“珍享”,。魚翅按生長部位可分為背翅、胸翅,、腹翅,、臀翅和尾翅。其中以背翅(又稱“脊翅”,、“皮刀”)翅筋多而肉少,,品質最好。經(jīng)漲發(fā)后,,成整只翅的稱為“排翅”,,為上品;散開成一條條的叫“散翅”,,較“排翅”次之,。
魚翅的可食部分是翅針。翅中上品一為大肉翅(黃肉翅),,翅中有一層豬肥膘似的肉,,翅針層層裹在肉內,最適做“扒魚翅”,、“蟹黃魚翅”等大菜,;二為明翅(又名金花翅),其外表僅一層薄皮,,翅中少肉,,幾層白色的隔膜夾著排列整齊的翅針。漲發(fā)后,,成條狀散開,,最宜拔出翅針。
主 料:發(fā)好魚翅1只(約重2000克,,翅柄約長50至60厘米),。
配 料:凈雞膀4只,凈豬肘2只,,凈香菜末50克,。
調 料:蔥絲12克,蔥末12克,,姜絲12克,,姜末12克,精鹽7克,,味精4克,,白糖20克,紹酒30克,,醬油55克,,糖色8克,,濕淀粉20克,原汁雞湯1500克,,蔥油10克,,熟豬油30克。
(1)將魚翅放在大盤內,,理順呈梳子狀,,加雞膀,、豬肘,、蔥絲、姜絲,、紹酒(10克),、醬油(10克)、白糖(5克),、味精(1克),,上屜用旺火蒸約2小時,取出,,用沸水沖凈,。
(2)鍋置旺火上,放熟豬油(10克)燒至七成熱,,下蔥末(6克),、姜末(6克)爆香,烹紹酒(10克),、醬油(30克),,注入原汁雞湯(1000克),加精鹽(4克),、白糖(10克),、糖色(3克)、味精(2克)燒沸,,用小細網(wǎng)撈出蔥,、姜,將魚翅正面朝下溜下鍋內,。待湯沸后,,改中火燒5分鐘,撈出魚翅,,理順,。
(3)凈鍋置旺火上,放熟豬油(10克)燒熱,,下蔥末,、姜末爆香,烹紹酒,、醬油,注入原汁雞湯,,加精鹽、白糖,、糖色,溜入魚翅,。湯沸后,改用中小火靠約15分鐘,。見湯汁濃稠時,下入味精,,以濕淀粉勾芡,沿鍋邊淋入蔥油,,大翻勺,淋熟豬油,,拖入盤中即成。上席時隨帶香菜末(炸饅頭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