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典故
相傳,,葫蘆雞始于唐玄宗禮部尚書韋陟的官廚。據(jù)《酉陽雜俎》和《云仙雜記》記載:韋陟出身于官僚家庭,,憑借父兄的蔭庇,,貴為卿相,平步官場,。此人錦衣玉食,,窮奢極欲,,對膳食極為講究,有“人欲不飯筋骨舒,,夤緣須人郇公廚”(韋陟裘郇國公)之說,。有一天,韋陟嚴命家廚烹制酥嫩的雞肉,。第一位廚師采用先清蒸,,再油炸的辦法制出,韋陟品嘗后認為肉太老,,沒有達到酥嫩的口味標準,,大為惱火,命家人將這位廚師鞭打五十而致死,。第二位廚師采取先煮,,后蒸,再油炸的方法,;酥嫩的要求都達到了,,但由于雞經(jīng)過三道工序的折騰,已骨肉分離,,成了碎塊,。韋陟懷疑家廚偷吃,不容家廚辯說,,又命家丁將家廚活活打死,。懾于韋陟的淫威,其他家廚不得不繼續(xù)為其烹飪,。第三位家廚接受了上兩次家廚烹制的經(jīng)驗教訓,,在烹制前用細繩把雞捆扎起來,然后先煮,,后蒸,,再油炸。這樣烹制出來的雞,,不但香醇酥嫩,,而且雞身完整似葫蘆。這時,,韋陟才滿意,。后來人們把用這種方法烹制出來的雞叫做“葫蘆雞”。其制作方法一直流傳下來,。
葫蘆雞的傳統(tǒng)選料,,是用西安城南三爻村的“倭倭”雞。這種雞飼養(yǎng)一年,,凈重一公斤左右,,肉質(zhì)鮮嫩,。制作時,經(jīng)過三道基本工序,,即先清煮,,后籠蒸,再油炸,。蒸時將煮過的雞放人盆內(nèi),加醬油,、精鹽,、蔥姜、八角,、桂皮,、料酒,再添些肉湯,,入籠蒸熟,。油炸技術要求嚴,菜油燒八成熟,,將整雞投入油鍋,,用手勺輕輕撥動,炸約半分鐘,,至雞成金黃色,,立即用鐵笊籬撈出淋凈,隨即放人菜盤上桌,。另帶一碟花椒鹽佐食,。
制作流程
材料準備
主料:凈嫩母雞一只(1000—1500克)。
調(diào)料:桂皮10克,,花椒10粒,,八角2個,草果2個,,丁香5克,,良姜5克,蔥段10克,,姜塊5
克,,醬油100克,紹酒25克,,冰糖10克,,精鹽35克,花椒鹽20克,,雞湯1250克,,菜籽油1500
克(實耗150克),。
做法步驟
1. 將雞宰殺煺毛,去內(nèi)臟,,洗凈,,放水中漂30 分鐘,除凈血污,,剁去腳爪,;
2. 然后投入沸水鍋中煮約30分鐘;
3. 取出后,,割斷腿骨上的筋,,放入蒸盆,注入肉湯1500毫升,,以淹沒雞身為度,;
4. 再加入黃酒、醬油,、精鹽,;
5. 將蔥、姜,、桂皮,、八角放雞肉上;
6. 再入籠用旺火蒸約2 小時取出,;
7. 撿去蔥,、姜、桂皮和八角,,瀝干水,,順脊椎骨將雞剖開;
8. 炒鍋放入菜籽油,,用旺火燒至八成熱,,將雞背向下推入鍋內(nèi),用手勺撥動,,炸至金黃色時,,撈入漏勺內(nèi)瀝油;
9. 將雞的胸部向上,,用手掬攏,,呈葫蘆形,放入扒盤,;
10. 上桌時另帶花椒鹽小碟,。
注意事項
1.炸雞前,應刺破眼睛,,瀝干水分,,防止入油爆炸,。
2.炸雞時,開始用熱油炸,,以保持主料的完整形態(tài),。中途改用溫油炸,
以使油逐漸滲人主料內(nèi),,炸成外焦里嫩,。
營養(yǎng)價值
雞肉和牛肉、豬肉比較,,其蛋白質(zhì)的質(zhì)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此外,,雞肉蛋白質(zhì)中富含全部必需氨基酸,其含量與蛋,、乳中的氨基酸譜式極為相似,,因此為優(yōu)質(zhì)的蛋白質(zhì)來源。雞肉的蛋白質(zhì)含量根據(jù)部位,、帶皮和不帶皮是有差別的,,從高到低的大致排列順序為去皮的雞肉、胸脯肉,、大腿肉,。去皮雞肉和其他肉類相比較,具有低熱量的特點,。但是,,皮部分存在大量的脂類物質(zhì),所以絕對不能把帶皮的雞肉稱做低熱量食品,。每100克去皮雞肉中含有24克蛋白質(zhì),、0.7克脂類物質(zhì),是幾乎不含脂肪的高蛋白食品,。雞肉也是磷,、鐵、銅與鋅的良好來源,,并且富含維生素B12,、維生素B6、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等。雞肉的脂類物質(zhì)和牛肉,、豬肉比較,,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亞油酸(多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對人體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相關美食
八寶葫蘆雞
1,、“八寶葫蘆雞”是川萊傳統(tǒng)技藝中的工藝名菜,,以整雞脫骨法去雞骨,在雞腹內(nèi)釀入四川特產(chǎn)的圓糯米,、鮮豌豆,、熟火腿、苡仁,、芡實,、香菌、蓮子,、百合等八種餡料,,精工制成葫蘆形,蒸熟后裝盤,。飾以用胡蘿卜,、萵筍制成的雙色小葫蘆圍邊,成菜形如葫蘆,,雞肉嫩,,餡心糍糯疏散,滋味咸鮮香醇,。
2,、“八寶葫蘆雞”亦可以鴨代雞,名曰“八寶葫蘆鴨”,。另法,,雞蒸晾涼后,過油炸成金色,,配椒鹽上桌,,名“椒鹽八寶葫蘆雞?!北酒窞橹袊耸降湫痛碇?,技法重刀工,整雞脫骨,,花色造型,,形似葫蘆;釀法填餡,,八寶有香有粘,,有脆有鮮,味美多樣,葷素同食,,深受群眾歡迎,,風行全國,南北皆有,,或炸或不炸,,八寶投料因地小有不同,或名“八寶雞”,、“布袋雞”,,皆有異曲同工之妙。
香酥葫蘆雞
類別:四川菜 營養(yǎng)不良食譜 補虛養(yǎng)身食譜 老人食譜
工藝:炸 口味:咸甜味 食用:中餐|晚餐|
主料:童子雞800克
輔料:口蘑100克 海參(水浸)150克 魚肚100克火腿100克 冬筍150克 蓮子50克 糯米150克
調(diào)料:胡椒5克 味精2克 鹽25克 料酒25克 姜15克 大蒜(白皮)15克 大蔥20克 白砂糖5克 醋15克 香油10克菜籽油100克 椒鹽35克
烹飪方法:
1,、雞洗凈后整雞去骨,,碼味半小時;
2,、水發(fā)海參,、火腿、冬筍,、蓮米,、糯米、魚肚制成咸鮮味餡料,;
3、瓤入碼好味的雞腹內(nèi),,捆成葫蘆形,,出一水后上籠蒸軟;
4,、 生菜拌成糖醋味待用,;
5、 將蒸軟的雞取出,,搌干水分,,入七成油溫的鍋中,炸至呈金黃色時取出,;
6,、隨椒鹽味碟和糖醋生菜配食即可。
制作提示:
1,、 瓤好餡的雞出水時應用炒勺和炒瓤用力擋壓,,防止翅,腿爆出,,影響成形,;
2、本品有油炸過程,,菜油500克,;
3,、 炸時油溫應略高些,以增加雞皮酥脆程度,。
健康提示:
1,、本菜葷素搭配適宜,營養(yǎng)豐富,;
2,、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無機鹽,、多種酶等營養(yǎng)物質(zhì),是滋補除虛之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