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姊妹飯是貴州省臺江,、凱里一帶的苗族群眾過“姊妹節(jié)”時做的一種美食,,每年農(nóng)歷三月十三日,苗寨的姊妹們都上山去采擷花草樹葉等,,分別用冷水浸漬和用水煮的方法,,制成黑、紅,、黃,、綠等各種顏色的汁液,將糯米制成七彩姊妹飯,。七彩姊妹飯如今已成為一種大眾食品,,節(jié)日期間幾乎家家都要做上幾十斤,除了家人食用,,還用來招待賓客或送給親友,,“姊妹飯節(jié)”期間成了游人和過客們品嘗和帶走的好東西。
食材:
糯米750克,、黃色(黃花)5至10克,、黑色(楓葉及其嫩莖)一小把、紅色(紅藍草)一小把,、藍色(藍蝴蝶花)5克,、綠色(綠色花)5克、橙色(蘇木)5克,。
步驟:
1,、將黃花煮沸約五分鐘,然后把黃花和雜質(zhì)撈出濾凈即得到黃澄色的染料,,等水溫到60至70度這樣,,倒入糯米浸泡8至10小時,待糯米染上黃色的汁水就可撈出,。水和米的最佳比是2:1(下同)即兩斤水放一斤米的比例最佳,。
2、黑色糯米飯,,即用楓葉及其嫩莖之皮,,放在臼中掏爛,,稍為風干后浸入一定量的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后,把葉渣撈出濾凈,,即取得黑染料液,。黑染料汁要放入鍋中文火煮至70至80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黑染料最難做好的顏色(煮楓葉水的鍋不能沾油,浸泡楓葉水的容器放上一把刀或鐵制品勻可或鐵鍋煮,。這樣做出來的米飯會烏黑發(fā)亮,。)
3、紅染料,、紫染料是用同一植物紅藍草經(jīng)水煮而得,。葉子比較長的,煮出來的顏色較濃——紫色,;葉片較圓,,葉片有絨毛的煮出來的顏色較淡——紅色。制法:紫草一小把洗凈放入洗好的不銹鋼鍋,,再倒入約2斤水,。燒開約5至10分鐘即可。(注意:紫色不要用鐵鍋煮)
4,、藍色,,橙色,綠色制法勻同黃花,,就不一一說明
5,、這樣就得到了幾種不同顏色的糯米了,接下來就把泡好稍瀝干水的糯米,,上蒸籠前,,拌入少許食用油,依次將染好色的糯米放入己鋪有紗布的蒸籠內(nèi),。
6,、鍋里放入適量清水,放入蒸籠,,加蓋,蒸鍋上汽后,,蒸約60至90分鐘,,視做的米量多少而定時間,至糯米軟糯即可,。
7,、蒸熟后成果??磁疵资欠裾羰熘饕怯浀脟L試幾次,,或用筷子挾稍微底層的糯米飯用兩手指捏,米心沒有白點就是熟了,。
8,、糯米飯熟后即可食用,,或咸,或甜(加入一點點蜂蜜),,根據(jù)個人喜愛,。可放入少許蔥花,、油,、鹽、臘味等配料(調(diào)料)炒制,,這樣味道更香,,配料(調(diào)料)可根據(jù)個人喜好添加。
白色:象征純潔的愛情,;
黑色:象征炎黃子孫對祖國—大地母親最深沉的愛
黃色:象征五谷豐登,;
綠色:象征家鄉(xiāng)美麗如清水江;
紅色:象征寨子發(fā)達昌盛,;
紫藍色:象征富裕殷實,。
1、藏松葉:代表針,,暗示后生們以后要回贈姑娘繡針和花線,。
2、掛竹勾:暗示用傘酬謝,,掛幾勾送幾把傘,,若放兩個相互套著的竹勾,則表示希望日后多來與姑娘來往,。
3,、放香椿芽:表示姑娘愿與后生成婚。因苗語稱椿芽為“娥”,,“揚”的意思是“引”和“娶”,,姑娘以此暗示希望后生早日來迎娶。
4,、放棉花:則暗示姑娘們很思念后生們,。因苗語稱棉花為“忍”,與苗語“想念”同意,,故借以暗示思念的情誼,。
5、放芫奚菜:其意和暗示與椿芽菜相同,,因苗語稱此菜為“娥揚奚”,,“揚”的意義與上同。
6,、放棉花:則表示急于成婚的心情,。
7,、掛活鴨:則希望日后回贈一只小豬給姑娘飼養(yǎng),以備來年吃姊妹飯時,,殺給大家吃,,再度聯(lián)歡。
8,、放辣椒或大蒜:暗示以后不愿再來往或絕交,。
流傳下來的姊妹飯,成了愛情信息傳遞的載體,,姊妹飯猶如無字的情書,,撮合了無數(shù)美好姻緣。
姊妹節(jié)美麗的傳說來自長達五百多行的《姊妹節(jié)歌》,。相傳,,有一堆姐妹的子女,男的叫金丹,,女的叫阿姣,,從小青梅竹馬,彼此相愛,,可按照舊時苗家習俗“還娘頭”,,舊時舅家優(yōu)先娶姑家女兒為媳。阿姣不愿嫁舅家,,金丹也不愿娶別的姑娘,,因為怕父母發(fā)現(xiàn),兩人只能常在野外偷偷約會,。每次,,阿姣都用她裝針線的竹籃偷偷地藏著飯帶去給金丹吃。年復一年,,阿姣終于感動了父母,,同意她與金丹結(jié)成夫妻。于是便有了“姊妹飯”的典故,,苗語叫帶給情人吃的食物為“藏飯”,,意譯過來就變成了“姊妹飯”。
后來傳說施洞地區(qū)有八百個姑娘因找不到男朋友而嫁不出去,,三丙大塘地區(qū)有八百個青年男子,也因找不到媳婦而單身,。施洞的老人們想起了阿姣,、金丹的故事和吃“姊妹飯”的典故,于是讓姑娘們把三丙大塘青年邀請來吃“姊妹飯”,,這樣施洞的姑娘們都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從此以后,,吃“姊妹飯”逐漸演變成為“姊妹飯節(jié)”,逐漸演變?yōu)橐粋€以青年男女挑選情侶為主要內(nèi)容的節(jié)日,。
“姊妹飯節(jié)”還有另外一個版本的傳說,。苗族有一戶張姓人家,有七個漂亮的女兒,,他們都想嫁一個好丈夫,,于是七姐妹相約到山上采集樹葉,泡出七彩糯米蒸成七彩糯米飯,,邀請四方后生到寨子里吃飯,,唱山歌,踩鼓點,。通過三天三夜的狂歡歌舞,,七姐妹都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各自把彩色糯米飯送給情郎,,祝福他們擇日迎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