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藏肉是一道苗族特色菜,,一般苗族人會在十月中旬殺豬招待客人,,鼓藏肉當?shù)卣埧痛吮夭豢缮俚囊坏烂朗场R话闶沁x用新鮮的豬胸肉放到鍋里煮,,煮熟之后再切成大小相等的三角形,。當?shù)厝艘话惆压牟厝獾姆嗜庾尳o最尊貴的客人享用雖然是一番好意,很多外地人依然表示下不去口,。主要是豬肉腥味太重,,一般的調(diào)料駕馭不了它。所以外地人很難說服自己吃下去,。
食材:
帶皮五花肉450克,、折耳根20克、蕨菜20克,、水豆豉20克,、蒜泥10克、蔥花5克,、香菜5克,、熟白芝麻3克、遵義煳辣椒面25克,、花椒面2克、復制淡醬油50克,、鮮湯25克,、辣椒油30克。
做法:
1,、將帶皮五花肉刮洗干凈后,,放入湯鍋內(nèi)煮至剛熟(即將肉切開不見血水),再用原湯浸泡至溫熱(約20分鐘即可),;蕨菜洗凈,,切成小段,,放入沸水鍋中焯水,撈出瀝干水待用,;折耳根洗凈,,切成小段;香菜洗凈,,切成小段,。
2、撈出浸泡的肉搌干水,,切成大小一致的小塊狀,,將切好的肉塊逐個放入盤中待用。
3,、取一個大碗,,加入蒜泥、蕨菜段,、折耳根段,、香菜段、水豆豉,、辣椒面,、花椒面、復制淡醬油,、鮮湯,、辣椒油調(diào)成味汁,淋在盤內(nèi)的白肉塊上,,撒上蔥花,、熟白芝麻即成。
牯藏肉源自凱里巴拉河一帶的苗族村寨每隔13年過牯藏節(jié),,祭祀祖先需要用煮熟的大肉塊,,苗族群眾食用時再切成一至兩寸左右大小肉塊,成長方形或者正方形,,也叫“坨坨肉”,,不僅味道鮮美,還體現(xiàn)出苗族群眾熱情好客,、大方曠達,、豪放爽朗性格的一道地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