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車橋,,歷史上是淮安縣除淮城之外的最大農(nóng)村集鎮(zhèn)。那時人們把淮安縣分為三個大片:東南鄉(xiāng),、西南鄉(xiāng)和東北鄉(xiāng),。這三大片中各有一個中心集鎮(zhèn),叫做一車,、二岔,、三欽工?!耙卉嚒本褪侵傅奈挥诨闯菛|南鄉(xiāng)的車橋,。車橋名菜有軟兜長魚,清光緒十年,,兩江總督左宗棠視察淮河水患,駐節(jié)淮安城,,淮安知府特意安排車橋的廚師做了一道軟兜長魚,。左宗棠食用后大為贊賞,。在他的推薦下,,軟兜長魚曾作為淮安府的貢品之一進(jìn)京恭賀慈禧七十大壽,。
制作材料
主料:鱔魚(1000克)
調(diào)料:味精(1克) 香醋(115克) 白胡椒(1克) 姜(10克) 料酒(10克) 大蒜(10克) 粗鹽(50克) 淀粉(蠶豆)(13克) 小蔥(5克) 醬油(25克) 豬油(煉制)(100克)
制作工藝
1. 姜洗凈,切片,;
2. 蒜去蒜衣,洗凈,,切片,;
3. 蔥洗凈,挽成蔥結(jié),;
4. 鍋內(nèi)放入清水2000毫升,、粗鹽、香醋100 克,、蔥結(jié)、姜片,,用旺火燒沸,,速倒入長魚(鱔魚),蓋緊鍋蓋,,待長魚停止竄動,,嘴張開,水沸后再加入少量清水,,并用手勺輕輕地將長魚推動翻身,,燜約3 分鐘;
5. 將長魚撈出,,放入清水中洗凈,,撈出,取脊背肉一掐兩斷,,放入沸水鍋中燙一下,,撈出瀝去水分;
6. 炒鍋置旺火上燒熱,,舀入熟豬油75 克,,燒至七成熱時,投入蒜片炸香,,放入長魚脊背肉,,加入料酒、味精、醬油,,用水淀粉勾芡,,烹入香醋15 克,淋入熟豬油25 克,,顛鍋裝盤,,撒上白胡椒粉即成。
工藝提示
1. 將活長魚下入沸水鍋后,,要立即蓋緊鍋蓋,,以防長魚竄出。
2. 此菜選用端午前后的筆桿粗的小長魚,,精心烹制,。
菜品口感編輯
口味:蒜香味
脊背烏光爍亮,軟嫩異常,,清鮮爽口,,蒜香濃郁。
食譜營養(yǎng)
鱔魚:鱔魚富含DHA和卵磷脂它是構(gòu)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xì)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腦細(xì)胞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鱔魚特含降低血糖和調(diào)節(jié)血糖的“鱔魚素”,且所含脂肪極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鱔魚含豐富維生素A,,能增進(jìn)視力,促進(jìn)皮膜的新陳代謝,。鱔魚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固脫,、溫陽益脾,、滋補肝腎、祛風(fēng)通絡(luò)等功效,,適用內(nèi)痔出血,、氣虛脫肛、產(chǎn)后瘦弱,、婦女勞傷,、子宮脫垂、腎虛腰痛,、四肢無力,、風(fēng)濕麻痹、口眼歪斜等癥,。
食譜相克
鱔魚:鱔魚不宜與狗肉,、狗血、南瓜,、菠菜,、紅棗同食,。
歷史文化
軟兜長魚是淮安歷史上享有盛名的一道特色菜肴,現(xiàn)已成為淮揚菜系中一道主打的傳統(tǒng)品牌菜,。
1. 鱔魚,,淮安、阜寧等地俗稱“長魚”,。其味甚美,。俗有“小暑鱔魚賽人參”的民諺。
2. 兩淮庖廚擅長以鱔魚為主料,,烹制成席,,名曰:“兩淮長魚席”。其菜多達(dá)108 款,,肴肴疊出,,品品味殊。軟兜長魚,,即是長魚席中的一道名肴,。
3. 據(jù)說,古代氽制長魚,,是將活長魚用紗布兜扎,,放入帶有蔥、姜,、鹽,、醋的沸水鍋內(nèi),氽至魚身卷曲,,口張開時撈出,。取其脊肉烹制。成菜后魚肉十分醇嫩,,用筷子夾起,,兩端一垂,猶如小孩胸前的兜肚帶,,食時,,可以湯匙兜住,故名“軟兜長魚”,。
4.軟兜長魚是淮安,、鹽城、阜寧等地名菜,,清人徐珂在其《清稗類鈔·飲食類》中記載:“淮安多名庖,,治鱔尤有名。且能以全席之肴,皆以鱔魚為之,,多著可數(shù)十品,。盤也,碗也,,碟也,,所盛皆鱔也。而味各不同,,謂之全鱔席,,號稱一百有八品者”。史載清光緒十年,,兩江總督左宗棠視察云梯關(guān)淮河水患,,駐淮安府,淮安知府特地從車橋請廚師做了一道軟兜長魚供左大人品嘗,。在左宗棠的推薦下,,軟兜長魚作為淮安府的貢品之一晉京恭賀慈禧七十大壽。